美國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是傳統消費旺季的開始,不時傳出有顧客為爭購減價貨品而大打出手。其實,實體店與網購電商打得更激,要鬥個你死我活。「黑五」消費額向來是衡量美國經濟是否健康的指標之一,而購物習慣的轉變,對經濟的影響同樣不能低估。

美國感恩節長假時,約有一億五千一百萬人到實體店及網上購物。當中,有超過一億三百萬人選擇網購,超過到實體商店購物的近一億二百萬人。Adobe公司則公布,「黑五」當天網購的銷售額較去年增長了百分之十四,達到二十七點二億美元。

雖然美國網購人數超過實體店,但看比例仍屬一半半,顯示消費主力仍在實體店,與中國比較實在相形見絀。美國的實體消費未敗於網購,原因離不開:一、美國零售物流網絡發達,鄉郊小鎭亦有零售巨頭的影子;二、美國人較為注重私隱,對電子付款有一定顧忌;三、得益於商業稅收合理,網店的價格並不會比商場便宜太多。

無論如何,美國消費者購物習慣已見轉變,難怪百貨公司等實體店的股價跌跌不休。大敵當前,這些實力雄厚的公司不會坐以待斃,有的早已積極發展網店,與電商巨頭分一杯羹,有的則轉型,專攻網購不便的新鮮食品和雜貨,可惜仍擺脫不了江河日下之感。

其實,歐美等學者對網購打擊實體經濟早有警覺。西方國家社區特別是位處市郊的,一般是以商場為中心,商場內除了有大型超市及百貨公司外,尚有其他服務供應商,附近亦有俱樂部等休閒娛樂設施。倘若因網購而造成人流銳減,勢必嚴重影響商場生意,繼而影響社區生態。

反觀內地,電商巨頭一直凱歌高奏,交易額屢創新高,被視為中國消費力保持強勁的證據。誠然,內地幅員廣大,網購可把供應商與偏遠地區及農村的消費者距離拉近,減省不少交易成本,令網上商品售價更具競爭力。同時,在當局鼓勵創業下,網店經營亦吸納了大量勞動人口。

然而,內地網購把一眾實體商店打殘是不爭的事實。不少學者更質疑網購只是把銷售渠道和支付等環節搬上互聯網,難言真正創新。而且,很多商品在集中銷售下大打價格戰,中小企沒有合理利潤,產業創新更無從談起。

由此可見,網購對總體經濟而言仍是一把雙刃劍。內地的「雙十一」堪比美國的「黑五」,減價促銷的成績有目共睹,電商股價卻不升反跌,反映市場對其能否帶來真正的價值提升有擔憂;至於能否真正拉動就業、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創新,更是言之尚早。在寄望消費帶動的同時,看來當局此刻提倡從「供應端」改革入手,對推動經濟向內需轉型更有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