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靈活運用土地資源,既可創造更美好休憩環境,同時又可提供新增商業樓面,以滿足市場需要,更可增加庫房賣地收入。最近在觀塘區就有一個好例子,很值得在其他地區尋找類似機會。

筆者所指的例子是觀塘敬業街明渠改造成翠屏河的工程,以及連帶把成業街休憩花園置換到成業街西南部的臨時停車場所在地。置換公園的例子很罕見,今次能成事,相信與地區人士的推動及政府部門的順利協調有關。

現時的成業街休憩花園面積為4,700平方米,搬遷到現址為臨時停車場的土地後,將擴大至5,800平方米,並重新命名為翠屏河公園。據悉,當局計劃提供一個多用途廣場、長者健身站、涼亭、避雨亭、育嬰室以及洗手間等設施,配合敬業街明渠的水質改善措施,將為在鄰近商貿區工作人士,以及旁邊的屋苑居民提供新穎的休憩場地。地皮接踵推地皮接踵推

資源善運用 兩全其美

發展局表示,這項公園土地置換,是考慮敬業街旁的臨時停車場處敬業街明渠上蓋,不適合打樁建屋,反更適合作公園用途。而騰空後的原休憩用地,卻可與毗鄰一塊臨時停車場現址合併,變成一塊約9,500平方米的商業用地,可建商業樓面面積達11.5萬平方米。此地段在觀塘地鐵站短距離步程之內,將來作商業用途是合適的規劃選擇,當局預計該地將於一八至一九年推出市場,料屆時將會頗受市場歡迎。

按消息披露,翠屏河公園等工程造價約1.06億元,預計第一期工程明年中動工,約於一七年落成,次期工程為拆卸成業街休憩花園,預計將於一八年中完成。

筆者認同這種屬於「兩全其美」的土地互換安排,顯示出政策當局靈活運用土地資源,這種做法值得在全港各區效法,應該撥資源研究一下同類的發展機會,在市區土地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善用現有市區內剩餘可供發展的空間。審計署報告剛指出,全港有百多所空置校舍沒被重用,或許現時可以考慮有系統地檢討及研究這些校舍用地的新的合適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