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股市一池死水,還處高位的磚頭市場,可說是港人保有財富的最重要堡壘。然而,近日樓市轉勢的徵兆不斷浮現,向下的風險不得不防。昨天,有測量師行估計,明年香港將加息一厘,到年中樓市將會出現轉角市,樓價要跌一成半,商廈及寫字樓因為供應過剩及空置率上升,也不能倖免出現調整。

其實,業界的估計或許已屬相對保守,觀乎近期二手樓劈價出貨的消息,已經噩耗頻傳,但由於交投稀疏,還可以勉強說是零星個案;相對而言,一手市場的指標意義更大,近日新盤登場的速度加快,更出現少見的多盤正面對撼,發展商會選擇求價不求量,抑或寧可減價加速去貨,很快便會見真章,樓市後向相信很快會有分曉。

本地樓市面對外憂內患,中國經濟失速,旅遊與零售業首當其衝,外資通過香港作為跳板進軍中國市場的興趣大不如前,近年跨國巨企撤出內地的消息不絕。隨着美國利率步向正常化,加息拖無可拖,下月聯儲局落實十年來首度加息已成市場共識,低息期間資產泡沫橫行的香港樓市,無疑正走到臨界點。

回看九七樓災,香港特產「負資產樓蟹」的慘況歷歷在目,對社會及經濟衝擊之大不容忽視。撇除外圍環境,近年本港樓市轉向不是全無先兆,近年樓價失控飛升全面蔓延至細價蚊型住宅單位,升幅遠勝於中大型單位,市區三百萬元以下盤源,通通被當寶一樣掃光。正所謂一葉知秋,盛極而衰恐怕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自然規律。

九七年樓市巔峰期,由市區炒到新界最後爆煲,與今次的蚊型單位被搶購,有異曲同工之處。為求上車便要愈住愈細,講到底,是樓價早就脫離一般市民的負擔範圍,細單位使得樓價較易「負擔」,可是此舉亦把負擔能力處在邊緣的買家,都推上樓市尾班車,一旦市況逆轉,這批財政能力較次的,承受的壓力最大。

不過,今日與九七年最大分別,是監管機構連環推出辣招,大幅提高置業成本,投機活動早已絕迹樓市,少了一批對價格敏感度最高,並且一有風吹草動可以狠心斬纜的炒家。在過去幾年置業的人,很大部分只能承按樓價的一半至七成,面對樓價波動,持貨能力應較九七年樓災時高,或許可令樓市較容易實現軟着陸。

支撐樓市的利好條件,包括超低息及理想的經濟環境正逐一消失,隨着息口回升,銀行收緊估價如同落井下石,磚頭必升的心態已被修正,準買家開始相信遲買更平。近日發展商推盤更見積極,無疑與加息周期殺到有關,最終樓市是裂口向下抑或軟着陸,息升速度會否出乎意料之外,發展商會否帶頭劈價都是關鍵,延續多年的大升市,面臨真正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