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場在過去兩個月遭逢中國股匯市雙重風暴,投資者風險趨避心理增強,期間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許多新興國家貨幣目前約低估15%至30%不等,投資者可考慮持續買進這些跌價甚深的資產,部分今年表現弱勢的貨幣,其實都具備良好的反彈潛力。

債券對於一般人而言,應扮演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的功能,實際上,靈活彈性配置策略,更有利於因應國際間貨幣政策調整的腳步。

美國聯儲局雖可能延遲加息,但終究會步入加息循環,受市場恐慌之賜而表現強勢的日圓、歐元,則將因美國加息而重返貶值軌道。進一步觀察歐日貨幣政策,皆傾向加碼寬鬆,此舉對應美國緊縮的反向政策,也將壓抑歐元、日圓表現。

目前美債孳息率處於三十年低點,與其承擔長債風險,不如選擇沽出美債。此外,就債券與股票的連動性,則依據是何因素造成股價調整,如果是因為利率上升導致股票市場震盪,投資組合配置即可提供與股票有負相關性的表現;倘若股票下跌是肇始於全球性災難式風險趨避,例如中國經濟衰退,屆時的配置便可能與股票有正向的連動表現。

因此,對投資組合而言,必須評估何種情景比較有可能發生?考量美國經濟增長率在2至3%、歐洲增長高於1%、日本約1%、中國約6至7%等預期,全球經濟陷於衰退的可能性相對較低,也不致造成通縮環境。

債市遭政策扭曲

正因為當前環境處於超級寬鬆,從未有貨幣政策扭曲債市至如此嚴重的程度,採取積極策略,提前落實可因應未來趨勢的多元彈性投資配置。

考量目前通貨膨脹風險正被低估,聯儲局可能延遲加息,反而將引發長期孳息率上揚風險,過去三十年投資者可輕易於孳息率下跌時獲利,但未來五年應該思考在孳息率上升時找到獲利的時點。

此外,部分已經跌至數十年低點的新興國家資產,例如墨西哥披索、馬來西亞幣和印尼盾,其評價面皆是幾十年來難遇的投資機會。

獨立財經分析家 楊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