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原本是為新興企業提供集資渠道,○八年重新定位為第二板及躍升到主板上市「踏腳石」,不過,發展至今已成為「啤殼工場」,業界認為創業板已失去政策原意,建議創業板應研究再重新定位。

憂影響港新股吸引力

有投行人士指,殼股當道會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長遠會影響香港新股市場吸引力,更擔心現時創業板主要是圍內人士炒高散貨套現搵食,讓散戶接火棒,若散戶是借孖展買賣、或殼股賣不成等,遲早會「爆煲」。

他們直指,觀察了數隻殼股的運作模式,發現一個頗普遍現象,公司有超過九成或九成半的股權,集中在少過5或10個大戶手上,真正公眾持股少過5%或10%,並由數百至一千多名散戶持有。由於股價往往先大升後急跌,除部分「坐順風車」有賺的散戶外,該數百名散戶都是輸給那幾個大戶的。

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認為,由於創業板上市時分配股份少,貨源容易集中於數個投資者,監管機構應確認相關投資者是否關連人士。此外,即使豁免盈利要求,監管機構亦應確保公司財務狀況的真實性。

有律師行則慨嘆,雖然今年新股旺場,但今年只是做了數隻新股,下半年主要都是做收購及合併,因為它們不接中小型公司,監管機構沒有阻止啤殼潮,對此感到氣餒。

業界指,「要點樣重新定位,做科技板或建全新板?依家創業板甚麼公司類型都有,搞差咗要改番好,唔係咁易!」但現時由創業板轉主板太容易,可考慮研究收緊轉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