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在八月十一日突然主動宣布調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由上日中間價1美元兌6.1162元人民幣下調至6.2298元人民幣,下調幅度達1.85%,創下二○○五年匯改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隨後三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貶值達4.66%,並引發人民幣現匯也大幅貶值2.8%。

作為全球的出口大國,中國此舉帶來的衝擊實在相當驚人,幾天內全球股市匯市急速下滑,亞洲區內各國貨幣爭相貶值。有分析認為人民幣累計跌幅在下半年可能達10%,更甚的是,人民幣大幅貶值觸發新一輪的全球貨幣貶值戰。

成本優勢大不如前

雖然人行副行長易綱多次表明,央行絕對有能力和決心維持人民幣匯價穩定,並強調這次貶值主要目的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但市場一股認為中央希望透過貨幣貶值刺激出口,振興疲弱的經濟。筆者則覺得這種看法似乎過於簡單。

首先,回顧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國選擇不跟隨亞洲各國讓人民幣大幅貶值,目的就是避免掀起各國惡性貶值,何況中央絕對明白,中國近年在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的優勢已大不如前,以印度和印尼為例,平均工資只是中國的三分之一,更不需說緬甸、孟加拉及柬埔寨這些全球勞動力成本最低的地區。面對這些低成本競爭對手,人民幣要貶值三成或更多,才能有效提升出口貨品的競爭力,所以中國絕對不會如此不智,在這個股匯不穩的大環境下掀起貶值潮序幕戰。

此外,中國經濟和投資增長減慢,但中長線依然倚賴基建投資推動經濟,因此對進口原材料和設備仍有一定需求,過低的人民幣匯率只會令進口成本上揚,不利經濟增長。再者,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美國絕對不會讓人民幣持續貶值,令剛復甦的美國經濟蒙上陰霾。

那麼中國此刻讓人民幣突然貶值,所為何事呢?筆者較為傾向相信,中央希望改變匯改的方向,由以往逐漸拓闊人民幣波幅的上下區間,改為根據上日收盤價決定當天匯率的中間價,從而相對貼近市場釐定的匯率價格。

當然這並不意味中央會加快淡出干預匯市,最小每天2%的波幅上下限依然存在,中央仍手持大量外匯隨時在市場進行買賣,間接干預匯市。無論如何,中國新一輪的匯率改革已展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