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才剛剛掉轉槍頭,擔心A股爆煲帶來影響,開始做淡日經和美股,但星期四早上就已經要面對A股和香港大反攻,情況在24小時之內大幅逆轉。自己用衍生工具都追到氣咳,一般的基金籌碼更大,入市之前要諗清諗楚,肯定不會像外面的人所想像般,出出入入炒上炒落。

市場轉角實在太快,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但可肯定的是經此一役後,大家都會進化成為加強版的喪屍,一味先走為敬,稍有獲利的空間,就會雞咁腳走,因此現水平追貨的意欲未必太高。

指數產品更受歡迎

不過指數仍然有力段段快放有兩個理由,第一,香港是一個衍生工具盛行的市場,平淡倉的人可以一浪接一浪,第二,很多人再不會選擇個股,而是投向期貨或是ETFs,而這些指數產品都是代客泊車的工具,最終資金還是流入指數成分股,因此大股會有額外反攻動力。

相反,三四線股報復式的反攻力度雖然亮麗,但是欠缺上述兩大利好因素,市場剛剛才見識過流動性不足的風險,股值要打折扣,一般人未必願意入市高追,當然大股東巨額回購或者圍內人玩晒,股價亦有機會勁升,可是這兩個現象並沒有特別的線索可以推敲,所以正路的入市策略是揀大不揀細。

不想跟到氣咳,另一個策略是耐心等待回吐,似乎難望指數再創新低,但是要回到24,000點之下並不難,無謂在市場摸索方向的過程中過分冒險,倒不如等待有較明顯的趨勢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