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於過去一周,普遍股民原期望是中央「暴力救市」,卻演變為「暴力洗倉」。事實上,若從市寬的角度來看,滬深兩市的長線市寬(股價高於250日線比率)明顯出現直線式下瀉,崩盤的現象可謂是近年前所未見,在不足一星期內由有逾九成以上股份處於250日線之上,跌至近日不足五成。

中央雖然已推出了多項救市措施,但內地股市表現依舊疲弱,反映A股持貨者(包括散戶、機構投資者等)對救市政策並未理會,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還是「去槓桿化」的骨牌式平倉效應影響;事實上,內地股市至今的融資餘額為仍高逾17,668.5億元(人民幣.下同),由高位計僅減少約22%或4,995.8億元。

為減輕孖展「斬倉」對大市的沽售壓力,上周中證監發布《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的新兩融辦法,不再強制規定孖展按金低於130%的強行平倉或追交孖展按金線,證券商可自主決定強制平倉線,不再設6個月的強制還款。

強迫入市反效果

但是,此一政策實際上是將市場風險轉移至證券公司身上,再加上要求21家券商出資合計不低於1,200億元入市投資藍籌股ETF及滬指4,500點以下不能減持;從企業管治角度來看,以犧牲股東利益(或政策化)作解決市場問題,難怪乎會嚇走不少投資者。

此外,有內地A股疑似在大跌市「良心」停牌,兩市停牌公司數目近1,000家,為上市公司總數約三成。理論上,公司以停牌方式自救,短期的確可以避過跌市帶來的負面影響。不過,大量公司停牌,更有可能令尚可沽貨的股民早沽早着,避免遲走連套現逃生的機會也失去;香港於一九八七年出現股災,更因此停市4日;但事後已證明,刻意逃避只會引發更大的恐慌性拋售。

最後,A股已落入愈救愈難救的死亡漩渦之中,可以預見的是,阿爺後續救市力度將加大,故不排除後市仍有機會重演○七年七至十月的牛市最後一段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