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首季GDP年增長率百分之七,創下六年新低,與其說符合市場預期,更貼切的說法是一如預期般差。如今中國正在倣效美國,透過主導股市飆升,帶動資產價格上升以救經濟,相信首季股市已成為內地政府稅收的重要依靠,可惜去年末季至今人行兩次減息及一次降準,實體經濟仍未見起色,長此下去無異於「飲鴆止渴」!繼續叫人盲目賭放水、讓A股升,中央如此孤注一擲,某程度反映面對疲弱的經濟,已顯得技窮!

除首季GDP外,一至三月份內地工業年增長率百分之六點四,零售銷售升百分之十點二,皆比市場估計的差;首季扣除農村的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百分之十三點五,亦遜於市場預期。連帶早前公布的外貿數據,成績表一片「滿江紅」,與炒得火紅火熱的A股行情,形成強烈對比!

經濟數據差,但滬綜指昨日僅微跌百分之一,不算嚴重,皆因大家都在憧憬放水行動就到,股市不會跌!人行降準或減息已成為次季股市炒作主題,但問題是,眼前A股估值與經濟背馳,內房、製造業一潭死水,若次季企業盈利仍無起色,單靠强勁的證券業能否令經濟回升,無疑是一大挑戰!到底押注人行放水延續升市,是投資者一廂情願的想法,抑或聰明錢看透中央的底牌,要力挺經濟,惟有繼續泵水支持人為大牛市粉飾太平,以換取時間推行改革?

同樣是經濟因長年透支過度,結果嘗盡苦果的美國,可謂以財技救經濟的「鼻祖」。不過,美國與中國的分別,在於美國的創新科技水平遠高於中國,金融市場底子深厚。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才三十多年,近年一直高喊經濟升級轉型的口號,方向是對的,但奈何歐洲及日本加大量寬,國際貨幣戰下,令本已困難重重的中國經濟變得更加嚴峻,加上市場基建、人才培訓等都須要時間配合改革,做起來力不從心,想以財技救經濟,最怕是畫虎不成!

今年兩會拋出「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支持新興產業旗幟鮮明,但對比傳統經濟規模,這些口號短期對實體經濟的幫助極為有限,說成為股市增添炒作主題也許更加貼切。是故,雖然股市飛升,但有別於過去的升市,如今投資者即使賺錢,仍是欠缺信心,皆因深明這個人為牛市,在缺乏基本因素支持下,終歸要停,一旦掉頭調整,可能會引起重大波動,對市場信心造成重大傷害。

不過,身處狂野派對叫人抽身離場形同阻人發達,大逆不道,還望股民趕着炒股發達的同時,宜常存警惕之心,切忌變得盲目,視市場風險如無物。畢竟投資有升有跌,一旦內地經濟加速下行,覆巢之下難有完卵,能在泡沫爆破前及時抽身,便是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