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公布深化體制改革及加快實施創新戰略,要求從市場機制、金融創新、法律及教育等來確立創新驅動的制度基礎,以此來推進中國在二○二○年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可以說,政府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中國未來改革與發展重要位置,這自然是與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與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不適應現實的經濟生活有關。

儘管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這是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下取得的。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化」更是把這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推到極端。可以說,如果這種增長方式不改變,中國經濟要持續穩定的發展根本是不可能的。不僅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退化,也嚴重超支了未來經濟發展,以及已經嚴重地影響到民眾的生活水準。

向知識型經濟轉型

因此,轉變當前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就得由主要依靠資金和自然資源支撐,向主要依靠人力資本投入、勞動力素質提高和技術進步支撐轉變,就得由能源資源消耗型經濟向創新知識經濟轉變,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全面國家創新的能力。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及政府都得如此。

不過,我們的創新能力從何而來?其實,增強創新能力何以可能?並非是一個戰略規劃、一項政策、一個指導意見,或某些資源的大量投入就能夠一蹴而就的。特別改革開放30多點年來的大專案規劃,政府對自然科學的投入更是無以復加,但是這些國家大量的投入結果又如何呢?國外的科學與技術是引進不少,對現代自然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也功不可沒,但這些成就多以是引入、模仿與介紹,而原創性的成果則少之又少,重大的創新更是遙不可及。

別看國內各種層級的評獎一個又一個,所謂的科學大獎也數不勝數,但是在幾十年的時間裏,國內的科學技術成果就是不能夠為世界同行所認可,就是不能出現世界級的創新性思想、產品及技術。是中國人不聰明嗎?無可否認,不少中國人一到國外,個個都生龍活虎,個個都十分具有原創性。可以說,在國內的中國人創新能力差,並不在於其資質、投入等原因,而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我們的教育體制及自主創新的機制不足。

應試教育扼殺創意

從目前的教育體制來看,完全的應試教育,學生的評級標準完全以分數為準。在現代的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分數不僅決定了他的素質、能力,是否升級,也決定了他的未來發展前途。

以分數高低為標準,孩子的創新能力不僅得不到發揮,反之會受到來自各面的抑制。當這樣的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人創新能力蕩然無存時,那麼要增強國人的自主創新能力從何而來?

同樣,中國科研機構也是如此,根本就沒有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讓每一個科研人員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而是在官本位下,爭奪資源與經費,讓科研上的各種資源就是在這種爭奪中消耗掉。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創新從何面來?

因此,增強國人的自主創新能力,就得從基礎教育、科研體制重大改革、提倡思想自由、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入手,為中國的自主創新創造條件與環境,並由此具體地落實到各行各業。沒有這樣的制度基礎,中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