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去年開通後,標誌中港股市走向互聯互通,港股波動明顯增加,中資股更受市場追捧,直接導致國指期貨成交及未平倉合約大增,超越恒指期貨,這是港股A股化大環境下的必然現象,估計趨勢亦會持續下去,更有加快迹象。業界有人提出,為保持港股特色,希望振興恒指期貨成交,出發點是值得嘉許鼓勵,擴大波幅無可否認可刺激成交,收立竿見影的功效,但亦要慎防在港股日趨波動期間,擴大波幅會掀起更大炒風,不利市場穩定發展,最怕未見其利,可能先見其害。

中國股市不成熟,股民鍾情投機,A股大上大落,對港股的影響愈來愈明顯,A股化的趨勢正在加速,A股愈波動,港股亦會隨之起舞。有統計顯示,自滬港通推出後,恒指高低波幅由滬港通前的平均百分之一增至百分之一點四,國指波幅更由百分之一點四大增至百分之二點六,顯示國指波動更勝恒指,正由於波動較大,國指期貨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亦大增。

內地股市受惠兩會振興經濟政策及減息效應,近日再現強勢,滬綜指連升八個交易日,上周五站穩三千六百點,兩市成交連續四日突破萬億元人民幣,港股成交亦受惠,連續兩日超過千億元,港股隨A股起舞,國指期貨聲勢已逐漸掩蓋恒指期貨,即月未平倉合約超過三十一萬張,多出恒指期貨合約逾一倍,其實這趨勢早在二○一三年已開始形成,一項衍生產品市場調查顯示,國指期貨的成交量兩年前已首次超越恒指期貨,而隨着兩地股市走向融合,近一年國期聲勢愈發興旺,兩者的交投量差距愈發明顯。

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國指「大期」投資,散戶亦不甘後人,希望在市場波動中成功獲利,國指「細期」成交亦大幅增加,去年第四季成交合約突破一百萬張,是○八年三月底開始買賣以來的季度新高,成交量按年增幅高達一倍,大大高出同期恒指「細期」的三成五增幅。

港股A股化是不可抗拒的大趨勢,恒指期貨作為本港指數期貨市場的老大哥,亦要展開救亡行動,有業界建議擴大波幅增加投資吸引力,即是由最低波幅的一點五十元,擴大至兩點或五點,即是每次變動價格增至一百元或二百五十元,希望以此吸引短炒的投資者,明顯是希望已流失至國指期貨的投資者能重投懷抱。

期貨投資者傾向短線追逐利潤,擴大波幅無可否認是向國期搶客,應可取得一定成效,但改動最低波幅可能牽一髮動全身,港交所應平衡市場整體利益,考慮各方意見才作決定,港股A股化的後遺症是市場波動性大增,擴波幅可能是火上加油,令市場波動性更趨於非理性,可能會犧牲投資者的利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