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經歷七年熊市之後,在中央「扶持」下,去年下半年開始一洗頹風,且一度失控進入「瘋牛」狀態,打亂了中央藉股市來解決企業融資的部署,而經過一輪去槓桿後,近日內地官員再次肯定股市對經濟實體的重要性,加上多項政策開綠燈,帶動內地股市回勇,屢創多年新高之餘成交激增。現階段來看,吸引資金流入股市成效已見,但長遠能否達到支持實體經濟的目的,仍需時間來驗證。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肯定了貨幣政策與金融市場交易量的關係,跟總理李克強曾經強調的要用股票市場化解融資難的觀點一致。在有關言論刺激下,內地股市連升多天,滬綜指昨日再創七年新高,兩市成交再度突破萬億。據統計,最近一周滬深兩市合計新開戶數高達七十二萬戶,遠高於每周二十四萬戶的歷史平均值。與此同時,A股帳戶活躍度也達到了近百分之十七的高位,可見在「賺錢效應」之下,內地股民的熱衷及投入。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下,中央希望藉股市作為宏觀政策一部分的目的清晰可見,事關不少企業在經濟放緩下,遇到融資困難的問題。現時銀行仍然是內地企業或實體經濟主要融資渠道,去年十六萬五千億人民幣社會融資總規模中,銀行信貸融資所佔的比重達到七成九,股市及債券融資比例只有一成七。因此若內地股市暢旺,企業可增加股票市場直接融資,從而解決融資難題,支持實體經濟的企業發展,同時亦可減輕對銀行的依賴及壓力,加上股市上升亦有助提升居民的財富效應,對增加內部需求亦有正面幫助。

為激活股市,中央亦為多項政策開綠燈,包括容許養老保險基金一部分資產進入股市,現時中國養老保險基金入市比例在三成以下,較國際慣例的三至五成為低,若按照現時三萬億人民幣結算的三成比例計算,未來養老金將可為資本市場帶來九千億人民幣的流動性。此外,中國資本市場將進行制度改革,由股市發行核准制,轉向股票發行註冊制,為實體經濟的企業開闢更廣闊、融資成本更低的渠道,使企業能夠透過股票市場獲得更多資金作長遠發展之用。

在中央完美藍圖之下,股市暢旺的確有利實體經濟的發展,但目前內地不少散戶絕大部分屬投機型,只追逐短期利益,而去年才開始的融資融券活動,一下子就登上世界槓桿率前列位置,令中央不得不急煞停,可見內地股民的瘋狂及缺乏理性。另外,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之下,銀行流出的資金有多少能夠真正流入企業,以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有多少流入股市作投機炒賣,實在值得關注,否則在寛鬆政策之下,只會令大量熱錢流入股市,製造出股市泡沫,最終蒙受損失的只會是小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