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A股在馬年最後的一個交易日,羊年第一個交易日將會是下周三。在「春節行情」下,近期內地有調查指出,七成A股受訪者願意持股過年。

的確,臨近歲晚,投資者要持股還是要現金,內心難免掙扎。不過,始終內地宏觀及微觀經濟並不景氣,傳統經濟所帶動的財富效應大為縮減,投資者更為熱衷於投資及投機活動。在「救市」政策預期的帶動下,短期氣氛改善,普羅大衆為了自救,不少均選擇在股市中賺外快,掏「紅包」過年。

春節前,國家發改委有官員發表了對內地增長前景的看法,從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小康社會翻番的要求來看,若今年經濟能夠實現7%的增長,要實現在二○二○年經濟增長翻番的目標,在「十三五」時期,6.5%的增長將會是底線。在未來,也可以預示中國經濟將正式踏入「六」字頭的年代。

維持6字頭增長不易

觀察近期的宏觀經濟形勢,要長期維持「六」字頭的增長也甚具難度。維持經濟穩定絕對是中央需面對的難題,上周五人行公布了一月份貨幣數據,廣義貨幣M2增長放慢至10.8%,為紀錄低位,反映出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不過,新增人民幣貸款按年增長卻達13.1%,近1.5萬億元人民幣,反映出市場對資金的渴求。

為緩解需求,人行在月初早已降準,而在上周則繼續向市場提供額外流動性,上周四在公開市場進行多次14天期及21天期的逆回購,上周淨投放金額已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為滿足春節前市場的融資需求,此等措施難以避免,某程度上也曲線支撐了內銀板塊的表現。

過半數業績現倒退

新股申購高峰期已過,市場情緒獲得緩解,也恢復了部分信心。不過,筆者也留意到,在內地炒新股的巨額回報正在收窄,對新股的熱情開始逐步降溫。始終新股數量太多,讓投資者花多眼亂,投資的積極性難免冷卻。

新股發行後,香港投資者會稱之為「半新股」,內地則稱之為「次新股」。近期A股了出現較為特別的現象,就是次新股在升停板後,隨後卻出現跌停板的情況。此外,內地次新股的基本面看似也欠佳。參考內地報告,在一四年上市的125家次新股當中,已公布業績預期的企業裏,預期業績下降的企業不少於一半。隨着未來抽新股及炒新股效應下降,內地新股不敗的神話或將改寫。

內地經濟數據普遍不理想,投資市場對寬鬆貨幣環境的預期持續升溫,而新股資金回流及政策預期因素也將持續發酵,股市回穩上揚的機會存在,不過在企業業績欠理想的前提下,A股反彈力度難免將會受到影響,投資者不可不防。

資深投資銀行家暨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