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關注財務公司承做的樓按規模,正變成「細價樓爆煲」的火藥庫。據環球信貸(01669)主席王瑤估計,現時財務公司按揭總額最多200億元,僅為銀行體系按揭餘額的2%。不過,由於這類按揭風險相對較高,令人擔心一旦樓市逆轉,會產生一石激起千重浪的連鎖反應。經濟師則建議,政府可考慮邀請財務公司行業組織自願分享數據,平衡風險。

環球信貸主席王瑤估計,現時財務公司按揭總額最多200億元。

市場暢論財仔樓按

僅約百間承做

王瑤表示,一四年財務公司按揭總額僅150至180億元,估計增長至今最多達200億元,承做物業按揭的財務公司僅約100間,而當中只有少數小型財務公司接受四按,故情況並不如市場所想般嚴重。保信財務行政總裁林國華亦指,市場上逾半的財務公司是只做私人貸款,並不涉足按揭業務。

消息指,有銀行近日主動向以按揭業務為主的財務公司接觸,以了解三按或以上的數量,以及有無牽涉銀行承做的一按物業,惟隨即發現牽涉的三按或以上宗數太少,再無跟進行動。

資深銀行界人士透露,公司註冊處曾於約一年前再向財務公司收集經營數據,惟至今未有出手加強監管放貸,僅舉行有關反洗錢的講座,原因為財務公司涉及的信貸規模實在太小,而且亦要顧慮若出招「截水」,可能讓市場上有融資需要的人連最後的借款渠道都失去。

第一信用(08215)主席冼國林則贊成加強財務公司監管,並收緊財務公司的發牌準則,包括公司規模最少需達過千萬,而且當局應嚴打非法貸款,吊銷不良份子牌照。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有留意到持牌放債人的經營情況,並從市場了解到並非所有持牌放債人皆有涉足按揭貸款業務,當局會繼續留意放債業務市場的最新發展,並且與金管局就有關按揭貸款業務保持聯絡。

湯文亮:似次按

儘管信貸行業的各方負責人均認為市場充斥四按的假設過於粗疏,惟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昨日再撰文,指他三、四按物業總數約有1.2萬個的假設,近日「並沒有財務公司的人否定」,並認為若細價樓出事,必定由四按物業缺口開始,是次情況「與美國次按危機非常相似」。

對於財務公司監管發展,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認為,要先知道行業信貸規模等資訊,但政府收集數據後作出公布要有法律的基礎,不能因為主觀性認為行業有問題,就要求公司註冊處收集及公開行業數據,否則當市場認為其他行業有問題時就容易變成濫用相關權力,他續指,若政府邀請財務公司的行業組織收集及分享市場數據則屬於可行做法。

利星行信貸執行董事林錦良稱,十多間以按揭為主的財務公司近年組織了香港物業融資協會,他亦出任會長,冀可以提升同業形象。成員之一的林國華透露,協會擬在同業間設法防止手法不良的中介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