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終於肯擔當「救世者」的角色,正式開始大規模買債,目標是向市場大撒萬億歐元,企圖拯救已病入膏肓的經濟。雖然量化寬鬆並非萬應靈丹,但美國及英國服了這劑藥之後,經濟終究有起色,至於是否製造了另一個更大的泡沫,目前似乎無人有興趣過問。

歐式量寬遲到好過無到,若遲遲不出手,重蹈日本迷失二十年的覆轍,屆時規模再大也難令經濟翻生。不過,歐元區先天後天皆有缺陷,最怕放水也沒有足夠的需求。

由於歐元區沒有單一財政部,成員國的經濟結構及財政實力落差又大,從強如德國到弱如希臘等成員國之間,各有不同問題,令德拉吉長期被「綁手綁腳」。現在,拉鋸多時的終極量寬出台,歐央行兩名德國理事仍企硬反對,荷蘭及奧地利等也有保留,歐央行及成員國亦只肯分擔最多兩成風險,但至少是一個集體承諾,讓德拉吉可履行「不惜一切代價捍衞歐元」。

歐式量寬備受爭議,原因之一是歐元區私人企業與金融市場的關係,不像在美國及英國般互為一體,只有一成多歐元區非金融類企業債務循債市集資。此外,偏向保守的歐洲人較喜歡銀行存款及買債券,不及美國人般熱衷投資股票,因此美國聯儲局施以多輪量寬谷起美股,可產生龐大的財富效應,從而刺激消費,在歐洲則未必收到同樣效果。

量寬不是魔術棒,卻是一條大水喉,歐央行要放水,部分原因是之前推出的兩輪「定向長期融資操作」(TLTRO),合共規模只約二千一百億歐元,遠不及目標的四千億歐元,一方面是銀行「惜貸」,另方面是區內信貸需求疲弱。至於歐央行去年開始買入資產擔保債券(CBS)及資產抵押證券(ABS)等,金額亦乏善可陳。由於銀行及歐央行持有大量當地的高質素債券,令可供交易的債務資產不多,也解釋了為何歐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未有急速膨脹。

迫令歐央行使出最後板斧,最大誘因是經濟已在衰退邊緣,並且在去年十二月正式墮入通縮漩渦。雖然德國認為撇除能源及食物價格,通脹仍錄得正數,輕微通縮不足為患。不過,這只是德國本身的解讀,歐央行要兼顧十多個國家的差異,必須正視通縮一旦惡化便會墮入萬劫不復之境。

在非常時期,主要央行都將道德風險拋諸腦後,最重要令市場「水浸眼眉」,降低企業借貸成本及壓低匯價,冀買時間讓經濟重拾活力。歐央行已揚言連續十九個月「放水」,一日不見通脹返回目標百分之二的趨勢,一日不「收手」,但派對可維持多久還要看另一關鍵,希臘在本周日舉行大選,若選民「唔生性」,堅持反緊縮及醞釀「脫歐」,歐元區恐怕會再次雞犬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