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以國)近年於科技創新能力及對創業文化的推動,使該國贏得中東硅谷的美譽,全國經濟產出有15%來自包括高科技相關行業。以色列經濟部首席科學顧問韓艾維(Avi Hasson)指出,以國科技領域的成就,與政府積極推動國際科技合作有直接關係,並樂見該國科企與中港兩地有更深入的合作。

韓艾維指出,以色列在國際上研發投入佔本地生產值(GDP)最高的經濟體系。

單在一四年,外國企業在以色列進行了總值55億美元(約429億港元)以科技企業為主的併購案,去年該國共有18家公司赴美上市,為繼中國後上市新股數目最多的國家,集資額98億美元。

以去年八月掛牌的影像感應企業Mobileye為例,該公司的股價在上市短短兩個月之內,就上升1.4倍,投資市場甚至將之形容為「以色列版的阿里巴巴」。

「股神」巴菲特是看好以色列科技工業前景的先驅,○六年入股以國金屬企業Iscar 80%股權,成為巴郡首項海外收購,一三年更全面入主Iscar。

韓艾維引述巴菲特指出「要尋找優秀人才已不作他選、因為以色列擁有的人才與其相對細小的國家規模完全不成比例」。

邀港大學生交流

為了推廣科技創業經驗,以色列駐港領事館早前就與李嘉誠基金會合作,邀請本港多家大學學生,到當地與科企創業家進行交流及考察。當中包括了其創辦的網上地圖公司Waze已被Google以11億美元收購,及後又創辦理財服務格價平台FeeX的創業家Uri Levie。

Uri Levie指出,FeeX在美國推出的短短五個月內,已成功在總值20億美元的財務交易中,為用家節省多3億美元的財務費用,該公司有意於一五年向投資者進行第三輪融資,其中亞洲投資者是FeeX可能吸納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