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變陣迎接美國加息,大型企業重現對美息的對沖工具需求。銀行界表示,今年美元及港元利率或貨幣掉期比例會增加,有中型企業則為節省對沖成本,改用短年期融資,待加息周期展開後再作檢討。

恒生企業及商業銀行業務總監林燕勝料美息對沖產品難成主流。(資料圖片)

恒生銀行(00011)企業及商業銀行業務總監林燕勝表示,近月有大型企業進行美元或港元利率或貨幣掉期合約,主要是針對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或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儘管最優惠利率對利率市場的調整及反應會較Hibor慢,惟企業續可透過Hibor掉期對沖息率上升,但難做到「完美」對沖效果。

美息對沖品難成主流

林燕勝表示,儘管明年對沖美息比例或增加,但隨着加息預期及對沖成本上升,將抑制企業需求,相信美息對沖產品難成主流。

有英資銀行大型企業銀行主管承認,美息對沖工具有增加勢頭,愈來愈多大型企業考慮相關需求,直言一三年向企業提供對沖美息產品「唔會有人理」,惟一四年下半年開始,有更多大型企業開始買美元利率掉期合約。但他指趨勢未必能持續,因市場料美國一五年加息幅度有限,而且利率掉期合約價格因加息預期而上升。

負責中小企業務的銀行界人士表示,中型企業的風險管理模式與大型企業不同,考慮成本後,購買產品來對沖利率上升的積極性較低,但會調整貸款計劃。他續表示,採用Hibor為貸款計價基礎的中小企,透過改變貸款年期應對美息上升的風險,有企業將三年期貸款縮短至一年期,直言明年底視乎美國加息情況,再考慮是否改用最優惠利率計價的貸款。

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聯儲局加息,惟香港的銀行體系結餘可發揮緩衝作用,令加息的影響不會即時傳遞至香港最優惠利率市場,料滯後美息最少半年,香港最優惠利率才會跟隨美息上升,對美息的敏感程度與波動性將不及Hibor。

企業應對美息上升策略

•購買利率或貨幣掉期產品對沖

•轉用較短年期的浮息貸款

•趁低息時發行較長年期的債券

•逐步降低借貸及槓桿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