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早前與地產界人士和關注香港社會發展的專家聚會,談論香港政府計劃興建大嶼山機場第三條跑道話題。席間談及機場必定需要跑道,而第三條跑道為擴建設施,為香港未來經濟奠下穩定基石。

研究飛機場整體規劃、設計及建設工程的學者,近十年人才輩出。提出機場基建發展較為詳盡的先驅學者,莫過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約翰加沙特(John Kasarda)。至今加沙特的許多市場調查,指出機場也是城市地產發展的一部分,機場是一個樞紐,周邊可以衍生其他相關的城市商業配套和設施,令城市獲得平衡發展,市民當然便可以享受到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航空城商機無限

九七年之前,位於九龍市區的啟德機場就帶動了九龍城區地道的商業發展五十年。令這些商業群能夠生存,只因機場產生了地產和商業市場,航空界內普遍稱為航空地產,再高一層次,就是航空城的統稱。

航空地產是需要先徹底認識通用航空業界中整體複雜運作的產業體系,然後引入一般房地產操作知識,還要數年執業經驗和摸索,才可持續地營運機場周邊的商業設施並有盈利貢獻,例如酒店、會議展覽、商場等。

筆者在兩年前加入低空航空市場,先行一步看到機場的無限商機,航空城的商業價值尚待時機釋放。本港應抓緊地球村、資訊科技的發展,緊貼香港機場在內地中南區和泛珠江三角洲的大都會角色。

香港國際機場作為航空交通樞紐,可以將環球的經濟效益引進本港,將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