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美國經濟數據與企業業績利好,輔以對於歐洲央行寬鬆政策預期帶動,全球股市經歷調整後,初步顯現止跌迹象。檢視股市表現,亞洲受到外資流出的衝擊所影響,波段跌幅也接近一成之多。不過,資金撤出壓力主要集中在大型股,小型股表現相對抗跌。

由於亞洲中小型企業收入來源更為倚賴當地市場,偏向內需導向,加以小型企業各擁投資題材,因此股價表現不一定受到大市走勢牽制,以南韓與中國小型股為例,其波段跌幅均只有大型股的一半。

金融市場因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而回調,惟檢視基本面,新興亞洲國家今年度經濟增長率在IMF十月份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仍獲向上修定至6.5%,主要在於中國增長率預估維持於7.4%,而印度增長率預估則向上修訂至5.6%,支撐整體亞洲國家增長趨勢。

亞洲等新興國家的股市指數,通常只是包含少數的大型企業,但是,個別小型與中型企業中,往往可以找到更多的從事創新行業,如消費品及輕工業的公司,這些公司的營運相對於大型企業更偏向以國內需求為主,因此可以更好地捕捉個別國家或市場的增長機會。

亞洲小型股具備投資題材多元化、內需導向與季節性效應明顯的三大特色。季節性效應部分,統計過去十五年亞洲小型股各季度表現,顯示除了第三季普遍有調整的趨勢之外,其他三個季度單季平均約有4%漲幅。

展現強勁爆發力

亞洲小型股尚具備盈利、政策與潛力的三大利好題材,亞洲小型企業一五年預估盈利增長率達23%,優於大型企業的15%,且只要抓準利基市場,小型股往往能夠展現十足的爆發力,例如以南韓最大汽車生產商現代汽車為例,截至八月底市值約500億美元,但在二○○○年底時僅是一家市值22億美元的中小型企業,十餘年間市值擴張逾20倍之多。

對於想要在亞洲等新興市場裏找尋最佳增長機會的長期投資者而言,亞洲小型股基金適合列入組合作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