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國經濟學家皮克特的《21世紀資本論》從稅收與遺產入手,收集了20多國家、長達200多年的資料,以此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財富分配演進過程,結論是資本報酬率通常大於整體的經濟增長率,富有者愈來愈富有。現代政府要通過稅收來化解問題。

這在表層上來看沒有錯,卻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即資本的回報率為何會高於經濟增長率呢?很大程度與金融市場的性質及制度有關,如果制度不合理,會成為資本回報率高及社會財富嚴重不均的根源。

在內地,住房按揭貸款的目的,是通過現代銀行信用創造,把個人未來幾十年的收入用於現在住房消費。十幾年來住房市場能夠快速發展與繁榮,在於有了這個銀行的住房按揭貸款,讓不少人有能力入市,解決基本居住問題,同時創造了經濟繁榮。

淪為投機者工具

但是在前十幾年,中國住房及金融政策對住房及按揭貸款的性質認識不清,加上稅收不完善,使得這些政策成了投機投資的工具,把住房價格快速推高,財富及收入最嚴重的分配不均就是在這過程中產生。

最近,為了消化住房市場過多庫存,阻止價格下跌,央行公布了房貸新政,表面上支持首套住房購買者可利用信貸優惠入市,實際變成投機投資。

如果房價上漲,真正消費者離市場愈來愈遠,因為大量的住房投機者湧入,結果一定會推高房價。這意味着絕大多數人持有的財富與收入所佔的比重愈來愈低,愈來愈嚴重分配不均。

如果房價下跌,或導致銀行體系危機,則要全國人民來買單,可見央行房貸新政或引發社會更多問題與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