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股份(00267,前稱中信泰富)完成配股及注資交割不足一個月,昨日證監會宣布就○八年「炒燶匯」事件,向公司及五名前高層展開法律行動,更要求法院指示中信及相關人士自行成立「還原基金」,以賠償予受影響投資者。分析認為,事件或會持續一段時間,中信股價勢受壓,憂慮早前配股引入的27名重量級股東如社保基金、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等,以及一眾跟風投資者會損手。

中信股份因「炒燶匯」事件被證監會追打,市場料其股價或受壓。圖右為主席常振明,左為總裁張極井。(資料圖片)

中國人壽董事長 楊明生

淡馬錫行政總裁 何晶

社保基金理事長 謝旭人

中信部分策略投資者

中信集團原計劃今年來港公開招股上市,惟今年三月時決定將股東權益約2,250億元人民幣(逾2,800億港元)資產,透過現金加新股方式注入中信股份借殼上市,注資每股作價13.48元。中信股份先後於五月中、六月中、七月中三次宣布合共引入27名策略投資者,按每股13.48元的價格認購擬發行股份,當中社保基金斥資近168億元認購約12.46億股。

現僅高配股價一成

市場原預期中信向母公司收購資產交易完成後,市值會大增,恒指公司或會調高中信佔恒指比重至約0.9%,指數基金或會追貨,對中信股價有正面影響,惟恒指公司於最近一次檢討中,儘管分五階段調低滙控(00005)比重,同時略為調高多隻成分股佔比,然而中信所佔比重維持0.34%。

由於中信股價於炒作注資概念完結後每況愈下,昨日收報14.78元,較上月高位累積下挫逾12%,較配股價僅高9.64%,公司股價有壓力下,一眾新股東有可能「中伏」。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投資者很難預期這類突發事件發生,由於「炒燶匯」事件已事隔數年,相信已非中信新投資者入股的考慮因素。他預期是次應該「有排搞」,中信股價應會下跌。

雷賢達:難估賠償額

「基金教父」雷賢達表示,證監會是次入稟法院,應有足夠理據,只是難以估計賠償金額,又說投資者入股前應清楚風險,股價會否有壓力則由市場判斷。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估計,中信股價會有壓力,惟公司資產規模已經大增,有能力應付賠償。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暫難評估是次賠償金額,但相信中信股價即使難向上,應該不會狂瀉。

中信股份完成注資後炒風已告一段落,最近花旗更發表報告,認為中信欠缺令人信服的投資理由,反而投資旗下上市子公司更直接。該行指,中信有79%利潤來自金融業務,但明年預測市盈率及市帳率分別為6.7倍及0.8倍,估值不及內銀吸引,而公司市值相當龐大,大部分資產已上市,難再藉收購或分拆業務來提升價值,維持「沽售」投資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