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樓市升幅放緩,政府救市潮一浪高於一浪。不僅住房限購政策放開,福建、佛山等地出台的救市政策更不遜色於○八年的131號文件(這文件是當年把房價推高及推動樓市繁榮的文件)。政府全面倉促救市,原因當然是GDP增長及土地財政壓力。

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不僅完全推翻多年來央行對首套房認定的標準,也推翻一○年國十條以來的差異化信貸政策,並強制要求銀行按地方政府所認定標準,讓購買住房者享受優惠貸款。按照這些政策意圖,不僅可以把過多住房庫存消化,也能夠通過房地產繁榮保證GDP的增長,並通過房價推高來帶動土地價格上漲及土地財政繁榮。

儘管可能造成短期繁榮,卻會給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首先,政府直接對樓市的參與及干預,不僅違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在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條件下強調宏觀),違背房地產市場向消費轉型的宗旨,也違背了經濟民生目的。

銀行風險被推高

其次,阻礙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調整,把購買住房者推入高房價火坑,儘管可能享受銀行優惠條件,與過高的房價相比卻是微不足道的。

還有,強制性要求放出的貸款不僅嚴重侵蝕銀行利潤,也把銀行置於高風險之中,因為房價愈高,房價下跌概率就愈大,銀行面臨的風險愈高。

政府倉促救市,短期內有利於GDP增長,化解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危機。但中長期看,則是把陷於嚴重困境中的房地產市場推向了絕境,把泡沫繼續吹大直到最後破滅,並引發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