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周發布了「葡語版搜索引擎在巴西正式上線」的消息,由中巴兩國元首參加並按下鍵盤啟動。內地媒體與業界歡呼一片,認為這是百度國際化戰略的真正開始,同時創立一種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新模式。

不過,百度在巴西是借助國家力量讓葡語版搜索引擎啟動,雖開闢了一個巨大的葡語市場,但未來如何發展還不確定,會否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新模式,更不應高估。百度在中國經營成功,不表示到巴西也會如此。

百度○七年開始了日本業務,去年與法國運營商Orange達成合作,在埃及也推出了百度手機瀏覽器Android版,但並沒有形成百度在當地市場新的競爭模式。葡語版搜索引擎在巴西上線,是借助國家力量,如果僅以中國成功經驗及政治化思維來看國際化,估計中國企業國際化成功的概率不高。

硬搬模式不可行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市場化程度高,同時又受到嚴格市場准入限制。百度取得成功,既有市場因素,也有政治制度原因。如果中國沒有14億人口,如果百度不能夠把最好的技術與中國的國情和需求結合起來,如果不是互聯網行業有嚴格准入限制,百度要在中國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中國在全球百強品牌中沒有一個,許多企業大而不強。中國企業走出去後,能否開拓市場、形成新模式才是關鍵,絕不可把中國成功的經營模式及理念用到國際市場上去,因為各國市場環境、自然資源、文化傳統、居民消費理念及習慣、政治背景等因素都不一樣。

可以看到,中國一些企業無論在拉美,還是非洲及亞洲,並不受當地歡迎,根本問題在於中國企業不了解當地法律、風土人情,不能夠本土化。不少中國企業甚至錯誤地認為,可以先進入新興市場,以甚麼「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國際化,這或許可獲得短期利益,卻永遠在邊緣,無法進入發達國家市場。中國的成功經驗,不保證國際化能成功,這是很多中國企業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