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股市有所謂五窮六絕,對本港樓市而言便完全不合適,因為樓市正值「小陽春」。雖然政府只是微調「辣招」,放寬雙倍印花稅的換樓期限,卻刺激上車盤湧現搶購潮,一手新盤銷售亦非常暢旺。可是,政府昨天公布新一季賣地計劃時,明言下半年土地供應將較上半年多,意味着未來房屋供應有增無減,而且隨着利率趨升,應跌未跌的樓市恐怕難逃下跌周期。

○三年以來,香港實行的勾地機制變相限制土地及房屋供應,落成量遠遠追不上需求,樓價焉能不升?再且,香港要維持聯繫匯率,被迫跟隨美國的量寬政策,把利率壓至低於通脹,變成實質負利率,加上內地熱錢源源流入,造就近十年的地產大牛市。然而,如果以歷史為鏡,不難看到狂牛每每結束於最癲狂的時候。因為造就今次大牛市的四大因素,包括利率、供應、經濟及政策都起了重大變化。

根據政府數據,兩年來批出五十九幅住宅土地,合共可建一萬九千個單位,加上今年底將重推停建十多年的新居屋,首批估計逾二千伙,連同規劃下的公屋建屋量,整體房屋供應將遠超過去多年的數目。當然,計劃歸計劃,供應量如何,最終要視乎實際建屋量。

不過,按政府最新公布,今年全年供應的土地,目標可建一點八八萬伙,上半年推出的地皮涉及八千二百伙,即是下半年將逾一萬個單位的地皮應市。政府並重申不會撤銷辣招,以免向市場釋放錯誤訊號。由此可見,本港樓市長久以來供不應求的現象,將會從此改寫。

另一影響樓市因素是利率走向變得嚴峻,市場共識是聯儲局今年內實現停止買債,並有很大機會在明年啟動加息,由於房地產對利率特別敏感,風險持續升溫。現時市民買樓的供款佔入息比率約百分之五十六,高於過去二十年平均數,若利率上升三個百分點,比率將增至百分之七十三,越過警戒線。

去年推出的港鐵天榮站項目,以及今年推出的大埔白石角地皮,先後遭遇流標,反映發展商出價趨向保守,就算要增加土地儲備,也會非常具選擇性,這種取態反映他們對後市審慎,並非一面倒睇好。相反,小市民則容易犯上後知後覺的毛病,以為近日樓價只升不跌,尤其受近日的小陽春氣氛影響,不明白樓市周期的獨特性。

地產有別於其他流動性高的投資工具,特性是價格變動周期每多「歎慢板」,原因是受租約鎖定租金,升跌未能即時在市場反映。不過,本港租金回報率已降至歷史低位,是其中一項可能見頂的訊號,近日銅鑼灣等旺區吉舖增加,高價搶舖已不復再。

此外,本港經濟放緩,首季實質增長只有百分之二點五,第二季情況亦不樂觀,而且由於零售消費表現疲弱,政府已預警將下調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於種種不利樓市的因素正在增強,不排除當近日的虛火把購買力消耗之後,市況很快便會出現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