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將提交豁免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印花稅條例草案,港交所(00388)正研究如何配合,如探討ETF產品多元化的可行性,壯大本港ETF市場。消息透露,港交所初步與業界討論對發行「槓桿式」或「反向式」ETF的意見。儘管「槓桿式」ETF槓桿比率顯著較牛熊證及窩輪低,惟每日指數回報被放大,極有機會吸引更多炒家入市,而證監會早年曾否決有關申請,能否捲土重來,最終仍要看證監會取態。

港交所探討ETF產品多元化的可行性,以壯大本港市場。(資料圖片)

港交所行政總裁 李小加

五月份買賣最活躍的ETF

五月份ETF市場資金流入

本港的ETF於港交所上市及交易,但由證監會認可。現時本港的ETF均屬長倉策略,透過複製策略買入一籃子股份(實物ETF)或各項金融衍生工具(合成ETF)追蹤相關指數表現。本港ETF「只有買升,沒有買跌」,ETF投資者除無法捕捉下跌機會外,同時無法賺取相關指數變幅數倍的回報。

「槓桿式」ETF是利用掉期及衍生產品等,擴大每日指數的回報,假設是兩倍「槓桿式」ETF,指數每漲1%,ETF價格上漲2%;「反向式」ETF同樣是利用衍生工具,尋求於相關指數相反表現時的回報,換言之,追蹤的指數下跌,投資者則可獲利,屬短倉策略。

波動市長揸易出事

市場認為,儘管近年ETF市值及成交有所增加,但集中在數隻熱門ETF如X安碩A50中國(02823)、南方A50(02822)、盈富基金(02800)等,其餘ETF交投疏落,原因與證監會對發行不同類別如「槓桿式」或「反向式」ETF的態度遠較歐美嚴謹有關,過去不少發行人曾申請發行有關產品,惟遭證監會否決。

有發行人稱,本港ETF市場需要多元化產品,「槓桿式ETF不是很高風險,槓桿最多約兩倍,較牛熊證及窩輪動輒十多、二十倍為少,況且槓桿式ETF不可能輸晒,缺點是未必會跟足指數漲幅。」

有資料顯示,現時全球ETF市場規模達2.5萬億美元,槓桿式ETF則佔當中約600億美元。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槓桿式」或「反向式」ETF的「兇險」是每天回報,在波動性市中,投資者若長期持有,輸的機會很大。

每日進行指數重整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基金兼ETF主要發行人貝萊德(Blackrock)主席兼行政總裁芬克(Larry Fink)早前更曾警告,槓桿化ETF產品存在結構性問題,揚言可能「有一天會導致整個行業崩潰」。

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去年二月曾表示,「槓桿式」及「反向式」ETF,性質看似不太複雜,但有關ETF很多時是每日進行指數重整,結果這些ETF的投資者在波動市中,會發現回報與相關指數的走勢有很大距離,因此問題核心是投資者是否完全明白產品的特性。

有證券界人士認為,金融海嘯後,全球致力去槓桿化,若推出「槓桿式」ETF,投資者必須小心,「好似雷曼迷債,個名以為係債券,但實際係高槓桿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