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不斷微調貨幣政策,務求刺激經濟實現「穩增長」。目標能否達到,有待時間證明,但一班外商已率先「用腳投票」,減少投入中國的資金,令五月份內地實際使用外資跌至八十六億美元,按年下降百分之六點七。此數字跟五月份其他經濟指標,例如採購經理指數及通脹均指向經濟見底的狀況,明顯是相違悖的。究竟是外商看不懂前景,抑或另有原因?

國家商務部資料顯示,今年一至五月份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三千零一十億元人民幣,增長百分之二點八。在使用外資的行業中,服務業增長達百分之十九點五,佔整體比重超過一半;而比重排第二的製造業,則下跌百分之十六點五,令人擔心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進一步動搖。

五月份數據令人失望,不但是年內第二次負增長,亦創十六個月新低,只怕漸成趨勢,預示着對外商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對此,商務部官員把矛頭指向政治局勢變化,令經濟合作環境轉壞。今年一至五月份投資中國的十大外資之中,日本在華投資按年下降百分之四十二點二,美國按年跌百分之九點三,東盟亦跌百分之二十二點三。不過,跟中國關係良好的歐盟亦下跌,實際投資額下降百分之二十二點一。無可否認,經濟離不開政治,政治局勢惡化,經濟交往必然遭殃,但把外資縮沙完全歸咎政治因素,未免以偏概全。

其實,中國正進入另一個經濟發展階段,過去雙位數的增長難復見。從經濟學的角度,這是脫離以往低工資、勞動力密集的新興市場發展模式,逐步轉入一個增長較低但制度應該更為完善的階段。近十年來,中國一方面努力培育支撐經濟的內需市場,另一方面提供各種補貼或扶持政策,務求提升產業技術,令行業升級至高增值行列。可惜目標清晰,演化過程卻殊不簡單。

中國歐盟商會剛發布了今年的信心調查報告,點出目前在中國投資要面對人工成本不斷攀升、經濟增長放緩及法治不健全的三大問題。過去,經濟持續高增長帶來高回報,足以抵銷經營環境不理想、法制落後等不善。

如今,內地的有形投資成本急速上漲,一般工人的工資是其他東盟國家如越南、柬埔寨的兩三倍,再加上稅務支出及其他成本,單睇回報,吸引力的確大為削弱,不少原在內地設廠的外商都另找渠道,把生產線遷移至成本更低的東盟地區,此消彼長的效應仍持續。

中國多年來一味以經濟增長掛帥,為追求更高的GDP,結果造成廣泛環境污染,犧牲了人民的生活質素,加上缺乏改善法治制度的決心,各級官員貪腐情況嚴重,沒法建立一個可以配合長遠經營的軟實力環境,相信是最大的致命傷。

當經濟增長放緩,千瘡百孔的問題便浮現,不但令外商卻步,亦窒礙經濟模式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外商投資熱情大減,正警告當局必須從根本着手,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