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季經濟增長速度向上修訂,內閣府公布,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終值年率達百分之六點七,遠高於政府初步估計的五點九,政府指本季增長是自一一年十月至十二月至今最快速的。日本經濟已連續六季擴張,反映四月加消費稅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倡的促增長政策(安倍經濟學)見成效,消費在當季並非唯一提振經濟的因素。

日本首季增長勝預期,主要歸因於兩點:一是資本開支意外大幅上升——按季上升百分之七點六,比原先預期的四點九高許多,相比之下消費開支則僅稍高於預期;二是海外旅客在日支出,遠高於日本旅客在海外的消費,是四十四年來首次,這顯然利好當地零售和旅遊業。

對數據反應形成反差,這邊廂,市場相對冷靜,因為雖然經濟增速好得有點意外,但一直是預期向好的;那邊廂,可令安倍政府亢奮好一陣,資本開支大增無疑是安倍經濟學的一大喜訊,增加政府鼓吹政績的本錢。海外旅客的熱情幫襯,亦被視為日本煥發強大的吸引力。

超強數據亦難掩陰暗面,財務省數據顯示,日本創下歷年來四月最大貿易逆差,導致經常帳盈餘少於預期,這反映出口依然疲弱。對於傳統上貿易立國的日本來說,肯定是致命傷,或者可以說,一旦出口持續一蹶不振,安倍經濟學就行不遠。

首季基於消費稅將加,激起國內需求大漲,推動實現首季的樂觀增長,但一般預料,需求連鎖反應式下降不可避免,意味在第二季相比首季開倒車。四月先見工廠產出疲軟,以及家庭支出以三年來最快速度下降,已啟示季內做好的艱難,首季好景恐怕是難得的曇花盛放。

稍早前,日本央行還在其發表新的評估中,被迫一改口風,將通脹達標的時間更為延後,顯示經濟未如央行所料地推進。這是市場尤其關注的,因為通脹的進展關乎日央行政策的調查,是大舉炒作投資日本復甦概念的資本,知所進退的訊息。市場心態睇日本經濟充滿戒心。

嚴格地說,決定日本經濟成敗的,並不是安倍經濟學,而是「黑手」——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的推手。這隻黑手把日本推上低息量寬之路,使日本呈現走出漫長迷失的景象,由非常規金融手段導引的復甦與美國如出一轍,因此日本的復甦有美國的影子,也難免有美國的問題。

美國經濟復甦徘徊於通脹與就業的目標前,要經歷長時間的努力,去尋求達標。即使最終達標,結構性問題的調校,未見得有甚麼成果。至今美聯儲退市還要瞻前顧後,難以走順步子,顯示經濟表現反覆的戒心仍強。

日本走着同樣的路,就算黑田有本事推動日本走向復甦,也無法解決長期存在的結構問題,譬如工資收入改善緩慢,如何令消費增長可持續?又如人口急速老化加重財政負擔,政府怎麼減債?何況日本復甦的進程到達的境界,尚追不及美國,安倍政府開懷樂觀為時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