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期指結算前,已多個交易日,被壓收在23,000點之下。究竟是被人為地托住沽,還是被壓着收貨,一時之間很難分清。及至昨日,大市明顯向上突破,高見23,204點,收報23,080點,升超過135點。阿里巴巴一日未招股完成,大市仍然有無形之手托住之說,似乎有一定道理。

其實,雖然大市再升,但從可捕捉炒作角度看,這次升浪確實沒有甚麼主題。近日高位徘徊無力,反而令愈來愈多投資銀行資本市場部,打一些名牌上市公司主意,勸他們問市場伸手要錢。

上周五比亞迪(01211)先以近15%折讓,作價35元配售1.22億新股,集資近42.7億元,揭開抽水潮序幕。及至本周一,石藥集團(01093)遭控股公司聯想控股旗下股本投資基金弘毅,以6.25元減持7.06億股,又從市場抽資超過44億元。

昨日,買賣博彩股份甚有名氣的基金Waddell & Reed,以每股55.45元配售1.926億股金沙中國(01928),套現近106.82億元,有說該基金已盡沽手上持股。

集資活動 毋須擔憂

三單買賣,加起來約193.5億元。理論上,假若大家相信「阿里招股托市論」的話,應該不用擔心這些小規模抽水活動。但大家不是太天真的話,相信都知現代國際企業(包括投資銀行),每一個部門或地區,隨時都是一個自負盈虧的利益中心。大投行美國分支參與阿里招股的收支,怎麼樣都不會變成香港分公司資本市場部的分紅。不過,在沒有太多利益衝突下,為總部都着緊的阿里大買賣造勢,亦不失為討好上司的方法。

但如今,香港市場似乎都可以有自己的批股生意,投行本地分支為了自己的年終花紅,相信都不會犧牲基金客戶的購買力去托市,反而盡快多找幾家體面的上市公司,批股予這些機構,賺多一點真金白銀更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