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這個日子,像雕刻般銘記內地股民心上,永遠抹不去。因為那是A股的一段光輝歲月,不多得的牛市: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九日起爆的牛市行情,持續二十六個月,漲幅達一點一四倍。這個牛市前無先例,只有其後○四年一月那個攀上六一二四點高峰的行情可比。

由於牛市行情的美好,每年到這段日子,內地股民就估測,今年會否重演,像一個曾經的好夢,人們總想再發一回,尤其在熊氣籠罩的A股。今年重溫好夢的預期尤深切,因為以古鑑今,股市的背景與十五年前牛市背景何其相似,但又是當年今日,A股毫無煥發朝氣迹象。

當年背景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經濟開始復甦氣氛,股市呈現見底之象,《人民日報》一篇社論點燃了A股的火氣。現時也是處在一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歷危機的經濟體,也似乎在復甦,煽起股民重溫舊夢的熱切心情。可惜,股民疏忽了今時不同往日的近身背景。

主要有兩點:其一,內地經濟換檔。當年亞洲金融危機不過在外圍肆虐,中國的經濟並沒受傷,在危機過後很快重現引擎本色,同時發達國保有消費的強勢。現今危機過後,中國經濟換檔變速,高增長不再,世界不同經濟體各自都有難唸的經,環顧全球引擎何在?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本身經濟的「換畫」,失去潛質,挫傷資金追捧的興趣。

其二,政策刺激失靈。當年一篇社論,鼓吹打造資本市場國策,即引發億萬股民景從,可惜後來證明只是做了企業圈錢,被痛宰的羊牯。儘管現今仍少不了官報發聲,甚至「國家隊」入市造勢,但對政策的抗藥性顯然已增加,政策只贏得一時亢奮,可見股民逐漸熟悉政策市的規律,學識投資A股宜玩快閃,論價值投資這回事,還等股市再造後方提吧。

A股過往牛市行情,本質上就是以政策為動力的。但在市場劣質的前提下,牛市行情也是劣質的,兩段大牛市無一不在見頂慘墮,尤其○四年一月起步的牛市,到達六一二四點峰值後,翌年六月藉股權分置改革,跌穿千點關口至九九八點的底部,不可謂不慘烈、不傷心矣。

股民熱切憧憬大牛市,以致養成深深的情意結,卻選擇不銘記見頂後下跌的慘烈教訓,是否正確經驗總結,難道不值得反思嗎?美夢縱好,醒來總得面對現實。今天憧憬A股牛市行情,不能忘記除了政策空言外,還有哪些基本利好?此外,寄意政策,不如望市場打造有成。

眼前滬港通啟動在即,成為股民期待的另一波動力,有人磨拳擦掌欲博弈一場。在腦袋發燒前,股民不妨淋淋冷水:面對中國經濟放緩,結構調整未完成,外資就那麼熱切搭上A股直通車嗎?就算經濟轉好了,機構投資者絡繹而至,A股的博弈方式將變,股民會更有勝算嗎?這麼一評估,夾縫中搏殺生存,恐怕是股民的必然。可見五.一九雖可追憶,卻不可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