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三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一點零五萬億元,略高於市場預期,首季貸款增三點零一萬億元人民幣,為史上第二高紀錄。另一邊廂,首季社會融資規模同比下降百分之九,三月份就驟降百分之十九,而M2增速創近一年新低。一組失調的數據,引來五花八門的解讀,難以釐清。

市場試圖循兩個方向,去探索數據反映的政策效應。新增貸款略高,須與社會融資下降比照來看,信託貸款增加金額同比大跌六成六,或許顯示清理影子銀行有所成效,從而對貸款需求增加了。鑑於當前經濟下行,但貸款無從減少,相信貸款所增被用作彌補信託貸款減少。

另外,三月M2增幅明顯偏低,固然與央行閂喉有關,也與實體經濟活躍度下降有關,這從企業債券淨融資金額大跌四成九可見,同時較差的貿易數據及偏弱的PPI,也證明實體經濟層面的放緩,較預期嚴重得多。如果說清理影子銀行有成效是正面,這就是偏於負面的表現。

以此評判,社會銀根不算緊,結合實體經濟放緩,釋放出來的流動性,更大可能流入金融循環。以政策企業債券淨融資金額大跌為例,或者反過來可見,以往高漲的淨融資,其實不是用於實體經濟的需要,而是投於金融運作賺錢,大舉清理影子銀行,抑住了投入金融運作。

未來政策還得兩頭顧,一頭是挽定實體經濟放緩,另一頭是不鬆懈地清理影子銀行,前者需要泵水,後者需要抽水。簡單地估測政策放鬆或收緊,是市場自以為是的偏頗,實際是央行要左擋右避,鬆中有緊、緊中有鬆,哪邊亮警救哪邊,好聽地說,是政策更要有靈活性。

雖說信託貸款大幅下跌,讓當局安心,但數據中二百多億的委託貸款,仍讓當局揪心,因為說明非標準化融資業務在擴張,可能大量流向千方百計調控的產業。作為影子銀行業務清理對象,非標融資壓不下去,政策仍須努力,就此央行不會鬆手,畢竟影子銀行爆煲並非講笑。

事實上,增貸數據中,信用債發行構成中,短融、超短融、中票淨增不多;定向工具、普通企業債、公司債淨發行明顯增多。短期新增較少,中長期新增較多,就與補救銀行信貸失衡有關,亦可見部分鬆手雖不為泵水實體經濟,也在於力求撫平金融缺陷,希望能消除風險。

政策除了盯住風險,還要盯住經濟增速,對此央行亦只能以靜制動,而且還用得着「有保有壓」的老一套原則。保障房、鐵路等,可望獲得重點投放,而惠及整體經濟面的降息、降存備率暫時不是央行選項,有保有壓縱使不如以往般生硬,但在政策應用上是必然存在的。

從融資數據失調,反映了內地金融環境的嚴峻,政策左擋右避的被動,未來貨幣政策整個進程,將是信貸去槓桿與經濟結構調整交織的博弈。此時此際,央行政策操作即使不像走鋼絲般驚險,也像行走於平衡木般,不容行差踏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