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機構陸續公布「滬港通」的執行細節,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很多金融交易都以外幣進行,香港銀行體系亦吸收了大量外幣存款,人民幣只是其一。恒生銀行(00011)經濟研究及人民幣業務發展主管顏劍文認為,即使香港單向用盡「滬股通」的額度,亦只會流走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無懼資金池會被抽乾。

香港的人民幣存款於六年間增長達十五倍。(資料圖片)

財金界評「滬港通」

港元聯匯不受影響

自○八年底以來,香港人民幣存款增長15倍,至今年二月底約佔整體存款的12%,但期內港元存款佔比,仍一直維持在過去二、三十年約50%水平,反映港元存款未因人民幣存款增長而流失。金管局發言人稱,香港銀行體系的外幣存款,一直約佔整體存款一半,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情況相若;並重申香港無需亦無意改變聯匯制度。

財資市場人士指,無需將「滬港通」與港元貨幣掛鈎問題獨立檢視,儘管人民幣國際化的舉措都或引起相關炒作,但聯匯不會因單獨事件而作改變。

對於「滬港通」以人民幣進行結算,恒生顏劍文認為,做法支持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的發展,中國亦無需憂慮外匯流入的壓力,符合幣種改革進程。他續稱,即使香港單向用盡「滬股通」的額度,亦只會流走3,000億元資金,無懼資金池會被抽乾。他將關注銀行、券商及交易所之間如何處理交接平台,以及監管機構將如何分配「滬港通」的額度。

風險可控再擴額度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額度是在風險可控才考慮擴闊,「滬港通」並非要統一兩地不同的監管機制。

儘管業界爭取放寬個人人民幣的借貸及兌換已久,但至今仍有限制,東亞銀行(00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相信技術上有困難,但「滬港通」與放寬個人人民幣業務無相連的技術問題需要一併處理。顏劍文則認為落實「滬港通」是一併放寬個人人民幣業務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