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為防止地方債及影子銀行情況進一步惡化,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及中銀監近期推出多項政策應對。

人民銀行(圖)、國家發改委及中銀監近期推出多項政策,防止地方債及影子銀行問題惡化。(資料圖片)

發改委容許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建設,今年可申請發行企業債籌資,用於置換以往高成本的融資;而人行與中銀監等則會加強監管力度,以免影子銀行的違約潮危及銀行系統性風險。

據該位不具名的私募基金經理所知,包括人行、中銀監等加強監管力度,限制銀行的表外貸款擴張,禁止地方政府及銀行繼續包裝產品上市,逐步將融資權力回歸到中央直轄公司,同時只批准內地銀行的北京總辦事處,發行掛鈎理財產品,使目前的資產掛鈎理財產品能夠在嚴格的監管下發行。

信託項目終身負責

據他了解,中銀監亦有計劃將信託產品的項目經理、項目公司,整個流程的負責人,以至股東都要負上信託項目終身責任,意味相關人士即使未來離職,依然要付上法律責任,達到內地所指的「剛性兌付」。

目前地方政府負債大量用於長周期的基建項目,其中銀行貸款和信託類債務期限偏短,融資成本卻偏高,反而融資期限長且利率相對合理的企業債,佔地方政府性債務比例不足20%,是造成地方債務結構不合理的關鍵。事實上,地方政府大量依賴的信託類債務年化利率,普遍在13至15%,遠高於企業債平均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