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界銀行在年會召開前,世銀把東亞發展中國家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去年十月估計的百分之七點二下調至七點一,升幅雖與去年大致持平,但較○九年至一三年平均百分之八增幅顯著放慢;中國增長預測則由七點七下調至七點六,相比不少國際機構預測在七點五(中國當局目標)之下,世銀算是「客氣」的。

世銀對東亞發展中國家有專項預測,或顯示這是受關注的經濟板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東亞地區是世界經濟奇迹的福地,由奇迹崛起到衰敗埋身,顯示的是雁陣發展模式,由形成到潰散的過程,雁陣如同受禽流感不停侵襲墜落了。

上世紀的雁陣模式,說的是以日本為頭雁,四小龍為兩翼,帶動東亞梯度發展的形式。在創造經濟奇迹後,以亞洲金融風暴及日本的衰敗為轉捩,如同中禽流感般散了陣式。香港作為四小龍之一,也值此轉捩,在產業轉移大潮中踏上衰落之途。

以日本為頭雁的雁陣散了之後,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成為東亞的領頭雁,帶着區內國家散亂飛,不成雁陣的散飛仍有一段輝煌時光。可是好景不長,由次按發作的禽流感,擊中中國及區內國家,經濟告別高速的輝煌,雁飛從此不再,雁陣模式將徹底成為歷史陳迹。

回眸這段奇迹猛然悟知,當年依靠全球產業分工的偏頗,以及外來投資湧入支撐的發展模式,隨着發展國板塊金融泡沫的爆破,砸碎模式的支撐。發展國當前需求緊絀,以及資金回流,令東亞板塊面對釜底抽薪後的模式坍塌。

現今世銀調降東亞及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不會是終極一調,因為區內發展模式失敗之後,轉型以內需帶動發展尚未成氣候。以中國為例,經濟在下行風險續增之下,要保官方的增長七點五目標,還得靠催谷投資及出口,內生動力甚弱,顯示轉型未有成,恐怕東亞板塊皆如是,各國只有程度的不同。

發展國弱復甦,發展中國家經濟弱,在沒有可靠「揸手」之下,全球各國也只能盯住美、中兩國,一個是最大已發展國家,一個是最大發展中國家,希望給世界帶來亮點。就當前情勢看,美國被認定已站穩了復甦腳步,中國卻未確定下滑見底,顯然睇美國多於睇中國了。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撰文,呼籲全球領袖合力制訂增長策略,又敦促美國政府加大投資開支。其表態帶出兩重意思:一是經濟互為掣肘,不論哪一國都難獨創奇迹,因而需要合力;二是在美、中之間已不宜指望中國大手筆投資,美國有復興製造業大計,有新經濟為基礎,可以指望投資落重手。

薩默斯建議,可考慮創新方法,如把由央行及主權財富基金的數以萬億美元計公共資產,用於推動增長。建議的主旨仍在於谷投資,而全球當前癥結在於缺乏需求,建議可緩解增長動力不足,仍難支撐全球持續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