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匯之父」祈連活表示,儘管中國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然而對人民幣短期內取得國際地位不太樂觀,因此人民幣暫時不會對美元構成威脅。在人民幣國際化為輿論熱議之際,祈連活有點潑冷水味道,平心而論,做得「聯匯之父」,祈連活高看美元並不出奇,但人民幣國際化快馬加鞭,確實有必要冷靜一下,審視審視進程。

近期人民幣轉而貶值,而且幅度不小,不但教訓了炒家,也教訓了用家。主流的評議認為人行趕絕炒家,在為匯價雙向波動鋪路,即使這是主要目的,但不能排除也收到冷卻國際化熱度的作用。應對祈連活的說法,認定決定人民幣國際化的快慢,不取決於中國官方的主觀願望,而是客觀存在的市場條件。

的確,採用人民幣貿易結算的國家或地區,有相當快速的增長,人民幣清算中心亦遍地開花。然而亦應看到人民幣離儲備用途還很遠,且不說挑戰美元,目前尚無法挑戰任何主要貨幣,何況正因為國際化進展太快速,人民幣國際化可能顧得搶甜頭,有機會忽略了吃苦頭。

貨幣國際化將催生金融自由化,將帶來資本流動及利率管控的放開,因而造成經濟更加波動。早前上海同業拆息舞上舞落,以及人民幣匯價大幅變動,引發資金流出流入,警示了造成經濟更加波動的情勢,這與中央一向穩定大過天的原則相悖,可見力求經濟穩定,與加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並不咬弦。

人民幣國際化的初衷,很明顯是漸進的,先區域化後國際化。兩步走的模式很快架空了,變成區域化與國際化同步在推進,從清算中心迅速遍及各大洲,顯見快得超乎原先「設計」。與當局一向主張摸着石頭過河,這另有一番風格,凸顯人民幣國際化的高速偏好。

貨幣國際化可以提高一國的國際地位,但是擴大境外貨幣量,往往須加大預算及出現經常帳大額赤字。因此,早年日本與德國都抗拒本幣國際化,不願國家政策備受國際左右,對此失去控制權。何況本幣國際化,未見給貿易帶來多大的好處。中國今天的取態與日、德當初不同,恐怕是見利忘弊的頭腦發熱。

事實上,當局存在以人民幣國際化,倒逼內地改革的思維。人民幣加速國際化,需要相應的綜合實力,乍看中國經濟總量全球第二、貿易總量第一、外匯儲備最多,但這些個別實力,無法遮掩綜合實力不強的事實。倒逼之下改革未顯效,問題已先露底了,包括經濟不可持續、債務有待清理、金融尚需加固,種種客觀矛盾說明改革一時難成。

祈連活說的「人民幣短期取得國際地位不樂觀」,正可能是基於條件立論。換句話說,人民幣快速國際化,已超脫經濟體現實條件的允許,一旦硬闖、盲闖,會有風險恐吃大苦頭。當局可能意識到人民幣國際化太快並不好,需要停一停、諗一諗,這次升值驚天大逆轉,就順便給人民幣國際化快車踩一下腳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