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聯儲啟動退市,前瞻指引作為其政策招數愈益受到重視。不過,美國達拉斯聯儲銀行行長費希爾表示,聯儲局提供的預測基本上都是猜測,尤其是對長遠未來所作出的預測;而在貨幣政策方面,任何承諾亦不一定可信,尤其是針對長遠未來所作出的承諾。

以往市場研判形勢,決定投資取態,希望在美聯儲前瞻指引中得到啟示,是基於心目中指引的權威性,現時這權威心理被費希爾三言兩語顛覆了。原來美聯儲的前瞻亦不過是「斷估」,堂堂大國央行的美聯儲,任何承諾都不一定可信,也顯見美聯儲的政策信用不外如是。

儘管美聯儲的政策,還說不上朝秦暮楚般多變,但也是善變的,譬如曾訂下失業率觸發加息的目標,在行將達標之際又放棄了。不知道美聯儲各大員,對當初冒着市場的抨擊,決定將政策變動盯住失業率目標,是否感後悔。事件足以對美聯儲承諾不可信,落了實例的註釋。

費希爾又認為,當局要提供指引應該更簡單一些,亦應表明會制訂政策實現經濟持續復甦、控制通脹及維持金融穩定,但亦僅限於此。照其所說,美聯儲應避免對貨幣政策給出特定日期承諾,確保其指引具充分靈活性,能依形勢變動作出反應。

從中有兩重解讀:一是以靈活性把握決策主動權。雖然不明言廢棄前瞻指引,但以抽象的目標,如實現復甦、控制通脹、金融穩定等加以模糊,亦如同毫無指引作用,前瞻指引有亦如無。好處當然是把握決策主動,又免糟蹋美聯儲的信用。

二是力拒特定日期承諾。一方面是呼應力求靈活性,不作日期承諾;另一方面是影射美聯儲主席耶倫「六個月」說法的失誤。確實,其時耶倫話音未遠,全球市場波動,以致其後冒出許多不同解讀,試圖淡化後遺。

費希爾這說法顯然敏感,勢牽扯出美聯儲內部分歧的揣測。就在稍早前,美聯儲理事斯坦宣布辭職,並未申明理由,會重返哈佛大學執教鞭教授經濟學。斯坦在任內曾警告,長時間低息會對金融穩定構成威脅,亦對促成退市計劃擔任重要角色。外界預料,鷹派的斯坦離任後,或令美聯儲內鴿派勢力坐大。

費希爾此前一直是美聯儲的鷹派人物,數月來其觀點向鴿派靠攏。在美聯儲鴿派色彩壓倒性的情勢下,由結束買債到加息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到底有多長?恐怕耶倫說過的「六個月」將悄然抹掉,若採納退市到加息不作特定日期承諾,那麼投資市場是否大可放心押注再炒?

然而,費希爾警示,即使已開始撤出刺激措施,市場上已現投資者過度冒險迹象,或損害金融穩定,包括股市市值相對經濟而言大幅攀升,以及經通脹調整後的市盈率顯示美股估值高企,其他危險訊號還有孖展貸款偏高以及垃圾債券孳息貼近紀錄低位。這番警示又頗有鷹派氣息,其加入美聯儲如何攪動鷹鴿之爭,須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