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指永亨銀行賣盤交易近拍板,已獲金管局初步批准。追溯近幾年香港本土銀行的發展,似乎只剩下等被收購這一條路,本土銀行買少見少,快速式微的現象背後,顯然是香港發展失調的寫照,本土資金打造的香港金融繁榮,已變成了國際資本的逐鹿場。

在早期的香港,本土銀行業發展相當坎坷,由長期積累到站穩腳跟,是以家族經營為特色發展的。在上世紀香港的工業化浪潮中,本土銀行獲得跳躍式的成長機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且隨着本港證券市場成形,家族銀行陸續在港股上市後,既壯大了經營規模,又完成了向公眾銀行的轉型。

這時候起,本土銀行即使成為公眾銀行,但保持着家族控制的特點。這種特色對本土銀行的發展,是有利亦有弊,利在穩定,弊在保守。由上世紀末葉起,本土銀行在香港金融業高速發展中,逐漸落於下風,處於行內二三線地位,經營日漸困難。

其中的變局,主要關乎兩條:一是香港高度開放。注定促成外資大量湧入,金融業成為競爭最劇烈的行業,縱然這是世界潮流使然,但香港特別還在於,政府沒有保護本土的政策,似乎任由本土企業自生自滅。在政府撤銷利率協調後,一線銀行與二三線銀行的盈利水平拉開。實力差距擴大之下,經營生態對本土銀行更加不利。

二是銀行經營收窄。隨着內地改革開放,香港工業北移,銀行經營日漸向地產業集中,而由於金融與地產高度關連,使銀行獲得不費大力的高增長期,也迎來了重大風險發生期。地產與股市會在周期性風險出現時,令銀行受到傷害。同時每次災難引發調整,都難免招致優勢向大銀行集中,削弱本土銀行的競爭力。

近幾年,開放的金融帶來一股紅潮-國家資本背景的內地銀行,來港大舉插旗擴張,多是全球五百強的內地龍頭,進一步形成對本土銀行的擠壓。經營劣勢不見底,更使本土銀行成為內地資金的併購獵物,打入本港金融的捷徑。碩果僅存的本土銀行,都在等買家出手,有的甚至暗示可賣盤市帳率,明顯有意招徠,經營意興闌珊之情可見。

當代潮流弱肉強食,是公認的市場法則。本土銀行在長期的經營中,固守家族控制權,求穩而保守,終致難逃衰落,是敗有應得。然而,檢視本土銀行式微的現實,絕非自身不争氣那麼簡單。市場總會問,香港既然貴為國際金融中心,那麼這塊肥土何以育不出本土苗苗?全球不論哪個國際金融中心,不是都有本土龍頭嗎?

進一步的質疑是,沒有本土金融企業意味着甚麼?外資提款機,是最典型的描述。外資金融企業在香港飽食佳饌,賺得盆滿缽滿,香港到口的是盛宴的殘羮剩餸,經手費之類的微薄利潤,試問,這就是開放市場的必然代價嗎?最終本土金融在本土消失,就是政府不事培育、扶持本土企業,而安之若素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