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團藉着將資產注入中信泰富,實現其整體上市計劃,並可能遷冊落戶香港。這個消息簡直笑倒香港,因為早前阿里巴巴過門不入,繼而屈臣氏上市改入股,令港交所接連失意兩宗大生意,如今中信集團空降港股,無異於冷手執個大蛋糕。由於這個中信模式,視為大國企整體上市改革的先例,有先例即有後效,香港能否可待天上掉下更多蛋糕來?

問題實質是,中信模式能否複製?答案恐怕是,非不能但不易。能是從兩方面去看:一是當局大開綠燈。雖然中信此舉將有待走程序,獲得多方放行,但既有信心說出「一切盡在掌握中」,可見有充分切合中央改革精神的評估,更可能已得到授意,而當局亦有意將此模式立為樣辦。

中信模式不是拍拍腦袋的即興主意,由○八年起中信就探索整體上市,至今六個年頭,這個探索既以金融危機為背景,又與中信泰富炒燶匯事件善後同時進行,饒有深度。以現今的安排的效果看來,泰富蛇吞中信,不但徹底打救了陷困的泰富,也一舉實現了中信整體上市,還最充分實踐了中央「走出去」、「市場化」的改革原則。

此外,有個細節頗堪咀嚼。當年中信集團主政的孔丹就上市一事說過,「搞一百億美元」回來,現在一旦中信整體上市又遷冊,成了放幾百億美元出去。以往國企尤其央企「走出去」,是腳邁出去身留在國內,中信模式是不但腳邁出去,全身都出國門到境外去了。如果不是中央的思路,中信又怎敢這麼做?故此,相信只要具備條件,央企、大國企是可以得到首肯,複製中信模式的。

二是夠條件者少有。中信作為綜合企業集團,體形龐大門類多元,放洋出外夠競爭力,不會吃虧、不易被狙擊,像這樣立足跨國、跨產業經營,可以放心「流放」海外的綜合企業,國內亦不多。有如此實力的大企,要做這動作,尚需花幾年做準備才可上路,短期縱有中信先行,來者定必仍是寥寥。

中信泰富蛇吞象,不僅僅是體形大小的問題,作為紅籌股鼻祖,已扎根港股三十年,日趨熟習國際運作。中信決心借用泰富,一方面是看中泰富的企業資質,另一方面是看中泰富茁壯的土壤——港股。中信集團董事長兼掌泰富的常振明表示,香港擁有獨特競爭優勢,是中信繼續發展的理想基地。可以說,中信模式是多種條件集合而實現的。

中信模式未可輕易複製,並非不可複製。其實,中信模式清楚顯示中央對國際化的思維已根本變化,過去由國企引入外資夥伴,作為國際化的實踐已被摒棄,現時代之而行的是將國企放洋,使之在國際市場打拚中學習,達致經營國際化。

這個決策轉變的依托市場,選中了香港,順帶收穫壯大香港金融中心的利好,是當局改革來得穩陣而多贏的安排,而香港意外得到力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