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信用違約危機,已由理財產品蔓延至企業債。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的上海超日,不能如期全數支付其一一年公司債券的第二期利息,成為首宗在岸企業債的違約事件,外界關注事件對規模達8.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企業債市場的衝擊。美銀美林指,一旦確立違約,中國金融市場將踏入「貝爾斯登階段」,意味中國的次債風險要慎重審視。

今年內地信貸違約事件

超日延付八千萬息

根據上海超日公告,其「11超日債」原定本月七日付第二期利息,利息金額8,980萬元,但目前僅能派付400萬元,公司稱將努力籌措資金,延期支付剩餘利息。該批債券於一一年獲准發行,發行規模10億元,票面息率為8.98%,由中信建投証券擔任保薦人、主承銷商及債券受託管理人。

此前中誠信託違約事件,已引起外界對影子銀行的關注,這次超日債事件亦凸顯內地企業債的信用風險。據美銀美林報告,到今年一月內地企業債市場規模達8.7萬億元。

報告認為,超日債事件未必導致整個金融系統即時爆發資金鏈問題,但可能開始引起連鎖反應。但該行亦派定心丸,指個別信貸產品違約,影響不可跟大型金融機構倒閉同日而語,有信心今年中國經濟可有7.6%增長,而且一個正常經濟體系需要有信貸違約情況,才有利信貸產品的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