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一份頗為有趣的研究報告,其開宗明義是以數則美國股市和經濟的冷知識,去解釋當地大市強勢的原因。其中一則談到,代表美國整個市場的威爾夏5000指數(Wilshire 5000 Index),原來「名不副實」,僅剩下三千六百多家公司。

威爾夏指數是將全美所有活躍股份,按市值排行權重組成。美國所有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數目,在一九九七年的高峰時,合計有八千八百多家;時至今日,卻僅在五千的水平。由於上市公司數目大減,加上美國上市公司極度熱衷回購股份,久而久之出現「去股份化」的潮流,錢多於股,帶動了美股的上升。

另一則報告中講述的數據,是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自○八年第四季至去年第四季,整體每股營業額的增幅,只有約7%;可是整體每股盈利,卻有近118%的增長。

很多分析都擔心美股的升勢沒有基本因素支持,而且透過節約成本提升利潤率,這種打法的效果已到達極限(期內整體營運利潤率由4.7%,升至9.6%)。

回購推高每股盈利

可是有數大因素較受忽視:一是如上所述的大量回購,直接推高每股盈利;二是暫時還未破功的超低息環境,為企業省下大筆利息支出,盈利直接受惠之餘,也支撐着估值。

當然,還有一項因素,就是升幅其實很大程度來自鹹魚翻生的金融業:如果扣除金融業的增幅,其他公司在期內的增長只為3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