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市有加快迹象,引發資金流向以避險為取向調整,一方面大舉從新興市場流向成熟市場,另一方面從股市流向債市。香港在市場流動性緊縮下,債息恐被牽動反彈,以令過去發債最活躍的內房股,未來隨着債息上升發債意欲下降,後果是殃及本港銀行業經營。

去年內房股積極在境外融資,形成本港銀行業務一大亮點,正好彌補了按揭貸款的減少。金管局的數據顯示,去年首十一個月住宅按貸僅增百分之四點一,增幅低過一二年的百分之八點四。這是政府推行樓市辣招的必然,內房大舉融資適時成為本港銀行貸款業務的補充。

或者由於內房大舉融資,雖然處於資金相當充裕的環境,但仍致令本港銀行業淨息差擴闊至一點四厘,按年增加四個基點。有助銀行稅前經營盈利增長加快至百分之二十二點一,高於一二年的百分之十一點九,資本充足率有所提高。

在流動性充裕下,息差仍得以擴闊,與內地銀根緊縮、貸息高企有關。今年內地預料大致維持同樣的貨幣政策環境,理論上有利房貸的外求,但自去年積極融資後,房企財政已變得鬆動,加上醒目的房企近期已趁息低搶先融資,若然息升,今年房企融資表現或呈虎頭蛇尾。

有分析意識到上述情勢,對銀行面對的信貸放緩、息差壓力擔心,相信是盈利前景的隱憂;亦有分析基於內地貨幣環境,認定內房融資有為,以及樓市推新盤帶動樓按,有助銀行經營看好。市場看法的分歧,恰恰顯示銀行經營前景的變數、不確定。

目前情勢可見,年內影響息差壓力諸多因素,有資金流出致本港流動性緊縮,有內地與本港貸款息差能否續拉闊,有信貸需求是否強勁等。但上述因素中沒有一項是可控的,資金是不是流走,要睇國際資本取態;中港息差是不是拉闊,要睇人行政策鬆緊;皆是由外在決定。

至於內在的信貸需求是不是強勁,要睇樓市新盤按貸需求是否持續增長,這只能取決於市場,從政府辣招不撤不改,以及市場預期樓價下跌而傾向觀望,不敢對按貸需求抱過高期望。另一瓣銀行一度強攻私人貸款,亦被監管盯緊不容越軌,截住了銀行另闢蹊徑的可能。

當然,希望內地房企來港融資保持一定規模,問題是這是外來的需求,由諸多因素促成,故而也不能太過樂觀。有估計今年是內地房企還貸的一個高峰期,可能促成房企借新還舊的融資操作,但房企融資也有顧忌:一是借得多時還得亦多;二是愈借愈貴恐怕成本損盈利。

事實上,內地調控面臨出撒手鐧關頭,房產稅蓄勢待發、全國交易聯網、不動產登記條例,曝光炒房及官員房產等,在在都可能造成打壓效應。房企過分信貸風險有增無減,一方面房企不能不睇餸食飯,力戒濫貸;另方面授貸方也不能不因應現實謹慎借貸,兩下合力,借貸增長只會規行矩步,不復去年勇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