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創中國金融信託產品倒閉先河、引發市場恐慌的「中誠信託」事件,終在中誠信託與問題企業的買方達成共識,並發布通告表示願意向投資者退回本金,危機暫告一段落。表面上,一觸即發的危機及時解除,未造成更大傷害,事件卻暴露中國金融體系千瘡百孔,影子銀行埋藏的危機千絲萬縷,涉及金融系統每個環節,剪不斷,理還亂,難怪內地銀行股紛紛「破淨」。

中誠信託是中國最大規模信託公司,財政部原是大股東,背景實力自然高人一等,股權其後轉入最大的國有保險機構——人保集團之下。三年前,中誠信託為山西的振富能源融資推出集合信託計劃,工商銀行是銷售方,共集得約三十億元(人民幣.下同)。三年期年息十厘的產品,至今已繳付兩年利息,第三年快到期前爆出公司財困、欠債纍纍等連串黑幕,市場違約恐慌由此而起。

信託產品一旦違約,本金利息未能及時支付,不但投資者面對金錢損失,對中誠信託及工商銀行亦肯定帶來嚴重聲譽影響。血汗錢「凍過水」的一班苦主必然追索到底,兩大金融機構的責任難以撇清。當然,區區三十億元對年賺超過二千億元的工行只是小數目,跟中誠信託聯手作賠償,財力游刃有餘。

不過,「包底」先例一開,遺患無窮,市場頗一面倒否定此做法,因中國的信託產品近幾年瘋狂發展,一二年中涉資約五萬多億元,到去年第三季規模已增至十二萬億元,相當於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兩成有多,規模大到不能忽視。

中國一直為○八年金融海嘯時推出的四萬億元刺激方案善後,困局至今未解,金融持續去槓桿,導致流動性緊張,造成一月一小荒,三月一大荒,企業惟有轉向銀行之外的融資渠道。高息吸收資金成企業的出路,亦為對股市意興闌珊的投資者提供投資途徑,看似互惠互利,結果令流進股市的資金短缺,企業為求資金而罔顧高息負擔,影子銀行風險更是急升。

表外融資業務為銀行帶來豐厚佣金收入,銀行樂意參與其中,產品林林總總,銀行則視自己為中介人,只負責銷售,資產屬融資的第三方,客戶要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可是現實中,中國對理財信託產品的法規未成熟,投資者只着眼於高息回報,銀行在銷售時是否釐清風險亦有爭議。一旦涉及信託的企業倒閉,而破產法、投資賠償又有待完善,引起的風波會否造成更大危機,實在難以說得準。不過,有一點很清楚,最講求聲譽的銀行將無法置身事外。

中誠信託事件最終未演變成違約或政府聯手包底的惡劣境況,姑勿論是市場過分誇大事件的嚴重性,還是背後有力量周旋的「好彩」,也無法改善中國金融業在融資上的大筆糊塗帳。銀行面對市場化的步步進逼,又要收拾昔日留下的爛攤子,難怪股價已跌至帳面值之下,一沉百踩,並非沒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