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最近的利率前瞻指引,悄然「修改」着市場預期,更多的分析正把美國加息的起點,由一五年向後移至一六年,甚至一七年後。並且技術上美聯儲啟動加息的依據,恐防放棄失業率目標,改為單一盯住通脹,意味着加息愈遲愈好。滙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根據美息情勢,估計今年本港資產價格降幅溫和,即樓價僅輕微下跌。

對本港樓價的預期,亦因為加息預期轉變,更趨於分化。去年末季分析睇跌樓價是主導性的,只有跌幅大細的分歧;踏入新舊年之交,出現了預期今年向升的預測,顛覆了看跌主導的潮流。這明顯是因為加息起點後移,同時亦未見出現資金緊絀的迹象,而引致樓價預測的改觀。但可加以注意的是,對本港樓市泡沫未出現強烈的否定意見。

不敢說在政府宣布辣招不撤、不微調下,預期樓價向升是刻意離經叛道,但借用內地多年調控樓市成效不彰為例,行政措施的效力是不必高估的。根源本在供應不足,而在這基礎上又逢「水浸」,是市場存在拱托樓價的力量。近期新盤推出,先是以優惠代削價,但加推時仍有加價空間,某程度顯出樓價的韌性。

以梁兆基的觀點,縱然樓價處在調整進程,也是緩慢的。換言之,港樓即使難脫泡沫風險,但終究是危機不至泡沫耐久。若樓價泡沫是耐久的,試想像是甚麼情勢?一邊是樓價不退熱,另一邊是辣招不後撤,大致可知樓市將維持膠着現狀。這邊廂,買家觀望等待,業主企硬苦守;那邊廂,地產代理縮舖減員,收入萎縮叫苦連天。

影響尚不限如此。目前已出現發展商買地意欲下降,投資銀行睇淡地產股的現象;同時,銀行樓宇按揭萎縮,信貸湧向私貸市場「廝殺」。對本港經濟有支撐性作用的地產、金融,這兩個產業板塊勢必受到震動,如果是短期的不難挺過去,但泡沫耐久而調控不收手,情況演變成中長期的困擾,兩大板塊日子不好過,整體經濟能好起來嗎?

不管是泡沫耐久或樓價不跌反升,香港都難免面臨雙重無形成本:一方面整體營商成本高企,降低本港競爭力,令高樓價的負能量波及更多產業;另方面民生成本居高不下,勢必增加政府財政壓力。何況高樓價已不僅僅是經濟問題、經濟風險,已成為政治問題、政治風險的導火線,樓價泡沫維持愈久,風險積聚則愈厚重。

樓價泡沫耐久化,並非危機不到,只是時候未到。通常是風險積聚愈厚重,危機後果就愈慘烈。更不幸的是,樓價有效調節的鑰匙,不是握在港府手上,加息何時開跑、跑快跑慢的號令旗操在美聯儲之手。美聯儲不會因應本港市場現實,只會因應美國的情況操作其政策。實際上,現今本港追隨內地,經濟有下行壓力之際,美國已企穩了復甦的步伐,退市、加息終將可期而至。港美經濟大勢不同,美國政策轉身必逆香港大勢,危機將會由此而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