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終值為五十點五,是三個月的低點,但畢竟仍企於盛衰分界的上方,可以讓人解讀為保持溫和回升。內地PMI已經連續五個月,在貼近盛衰線的上方徘徊,顯然是經濟弱復甦的徵象,PMI「維穩」在盛衰線上喘息,顯示下行壓力未消,只要稍有差池就會從盛衰線上方掉下去。這是經濟脆弱的徵兆。

掉下去並不是小機率事件。PMI分類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就跌到盛衰線下方,只得四十九點一,為四個月最低。另外,商務部曾估計,貿易額增長百分之七,與官方百分之八差一個百分點不達標。中國經濟被迫面對一個現實:經濟的出口引擎已無可依靠。這當然是經濟一大風險,要維穩PMI保住弱復甦態勢,更多依賴消費、依賴服務業。

丟掉依靠出口的幻想,莫過於睇國際間對比。正值內地PMI回落之際,歐元區十二月的製造業PMI終值,創出二○一一年五月以來最高,只有法國較差,連西班牙都翻上盛衰線上方。這可能是效法美國,實行再工業化呈現的勢頭,製造業出現重振初步迹象,歐洲未來不但謀求自我消化需求,更要參與出口的競爭,搶奪國際需求。

同時,去年的亞洲整體製造業是強勢收尾的,當中出口導向模式的日本及台灣景氣,呈現多年來最熱絡的擴張。在亞洲這股大勢下,內地PMI反呈現回落,尤其新出口訂單下跌,顯示國際需求分流,內地所得不如其他某些經濟體,原因可能涉及經濟體內在的問題,譬如,依產業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較量,內地明顯落於下風。

值得注意的是,上月滙豐PMI與官方PMI的同步回落,而且圖表顯示,近幾個月,兩者走勢較趨於同步,與以往的兩者背馳極不相同。眾所周知,滙豐PMI側重反映中小企表現,而官方PMI側重反映大企業表現,兩者背馳固然顯示大企業好於中小企,一旦兩者趨同,是大企業表現轉差了,還是中小企轉好了?估計是前者居多。

事實上,內地製造業面臨轉型帶來的諸多困擾。一是人工成本大漲。據媒體統計,自○八年以來內地製造業平均工資,已累計上升逾七成,一些外包加工企業工資,甚至比台灣工人還要高。究其實,當局欲實現「收入倍增」,一方面負擔壓在企業身上,另方面顯得急於求成,形成殺雞取卵效應,未轉型已把企業擠跑。

二是人民幣升值構成不確定。人民幣持續升值未知何處盡頭,外資企業在內地經營,產品出口賺美元,要用人民幣發工資、交稅,成為隱性上漲成本,且情況難以預知,也增加接單難度,若留有餘地,亦降低了接單出價競爭力。人民幣升值不確定,成為另一宏觀擠出元素。

上述兩項困擾不論大企業或中小企業,皆「平等」受累,整體產業如何能抬頭做好?PMI在盛衰線上不死不活地窄幅上落,實在內外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