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料顯示,本港上市衍生產品市場成交金額繼續冠絕全球,歸功參與者眾多,當中更不乏專業炒家;惟以產品數目計算僅排全球第七,對此,業界指出,本港輪證(窩輪及牛熊證)的發行費用較高是主要原因之一。

渣打翁世權預期,明年本港窩輪及牛熊證佔大市成交維持約20至25%。

2013年環球上市衍生產品成交、2013年環球上市衍生產品數目

世界交易所聯會數據顯示,今年首十一個月香港上市衍生產品成交金額為2.9萬億元,領先排第二位的德國的5,230億元成交金額。然而,以今年上市衍生產品數目計,香港截至上月底發行數目僅6,391隻,排全球第七。

渣打銀行(香港)股票衍生及中介銷售部董事翁世權稱,本港輪證發行量遠低於德國,今年甚至被台灣超越,原因之一是本港輪證發行費用較高。他續指,以窩輪及牛熊證的發行費用分別為5萬元及3萬元計算,料今年整體輪證發行費用達5.7億元,指此金額已佔發行人的大部分成本。

高頻交易刺激買賣

儘管如此,以成交金額計,本港仍繼續保持全球最大上市衍生產品市場的地位。法興證券環球股票產品部董事李錦解釋,箇中原因是本地輪場參與的散戶眾多,部分專業投資者,以全自動、或半自動的程式作高頻交易,每次炒一格,博獲利次數高於五成已能獲利。再者,本地輪場有高透明度、輪證流通量充足等,皆令這批投資者有信心入市,令輪證成交金額持續高踞全球首位。

窩輪獲利勝牛熊證

翁世權表示,今年投資者買賣窩輪的累計獲利高於買賣牛熊證,主要因為今年恒指呈上落市,以牛熊證炒波幅較「蝕底」。他觀察到大部分散戶難以駕馭槓桿逾20倍的牛熊證,但又最受散戶歡迎。

翁世權補充,截至本月十日,輪證市值按年增13億元(或35%)至49.4億元,輪證到期時累計價值近27億元,兩者合共為今年整體輪證市場創造了約40億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