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資大師韋恩(Byron Wien),今年中曾提醒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或抱過分憧憬。但他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卻對中國市場前景突然變得信心「爆棚」,直言若想捕捉在華投資機會,最佳方法是投資內地企業,若希望透過股票形式投資,滬綜指較恒指合適。

韋恩2014年投資組合

韋恩(Byron Wien)威水史

韋恩七月份撰文時表示,用電量是衡量經濟增長動力重要指標,由於有關數字於單位數徘徊,因此質疑中國經濟的實際發展步伐,或較大部分人想像中緩慢。不過,他近日已改變口風,表示「春季時(中國)經濟增長看似嚴重放緩,憂慮或未可達到7.5%,然而現時似已回復生氣,正向7.5%邁進」。

韋恩又說,中國正由「聰明人」領導,不但三中全會有鼓舞作用,而且走向市場經濟、開創上海自貿區等舉措,對中國經濟帶來正面作用,直言若想捕捉在中國的投資機會,最佳方法當然是與中國人組成合作夥伴,直接投資中國企業。

韋恩續表示,雖然中國股市「沒有對投資者很仁慈」,但因經濟向好,預期明年滬綜指表現會較今年標青,若投資者希望透過股票形式投資中國市場,「滬綜指較恒指合適」,看好科技及消費板塊,然而受產能過剩問題困擾,基本工業商品生產商面對最大風險,從事鑄鋼的企業正受拖累。

增長動力須靠消費

不過,他強調,若想經濟持續增長,消費需要於經濟結構中擔當更重要角色,中國經濟不能再單靠投資、國企及基建拉動,可惜中國調整經濟結構成效未彰顯,現時面臨最大問題,正是要由投資撐起的經濟體,轉型至由消費主導。

有意見認為中國人口眾多,而且經濟規模龐大,中央惟有步步為營,才能避免發生「出軌」意外,因此改革速度未如理想。然而韋恩不認同上述說法,認為中國傳統改革步伐一直非常緩慢,不期望發生突如其來變化,例如中國要拆下「投資」這個經濟體引擎,改由消費發動,以前領導人只想逐步調整。

僅彈內地污染嚴重

談及香港與上海的競爭,韋恩認為本港優勢是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而且英語流通方便外國人做生意,香港就如中國向西方打開的一扇窗,讓外資走入,然而若對中國充滿信心,投資者應直接走入上海。

長期游走中國的韋恩表示,中國多個大城市自八十年代以來高速發展基建,他對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印象深刻,但要在主要城市落地生根,其中一個考慮是要抵得住污染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