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經會)是一年一度擘劃經濟的例會,今年不同在於,是中央換屆重大決策的三中全會之後,落實經濟開局的擘劃,別有意義。會議標榜亮點是改革,其實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又有哪一年不提改革?今年視為亮點算是加以強調,畢竟改革已是不可避免的選擇,因為中國經濟已到不改革不可持續地步,問題是亮點要真能發光,而不是以往的年年提改革,年年走過場。

中國改革要做甚麼?林林總總的改革,無非是由體制到模式,將其矯正到正確的軌道上運行,換句話說,也就是打造發展經濟的「軟實力」。看過去中國經濟,「硬指標」總是亮麗的,但長年累月,習慣了拚命追逐硬指標,卻未培育起與時並進的軟實力。現在終於到了補課的時候——通過改革追回發展經濟的缺失。擘劃經濟的成敗,就看經濟軟實力成果,達致成果的關鍵在於,實施硬指標與培育軟實力能完美平衡。

硬指標與軟實力完美平衡說易做難,一直以來GDP論英雄的政績考核,深迷官員心竅,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放棄追求GDP,但恐怕落到下面又是秉性難移。這亦難怪,在經濟增速上,中央年年有訂目標,已先證明難以擺脫以GDP目標指導,又怎能不上行下效?經濟管治需要借助一定的指標統籌全局,沒有指標靠甚麼來衡量成效?

由三中全會到中經會,對GDP指標由「高速」,自降到百分之七上下的「次高速」,已成為主流意見。但引人注意的是,有一種意見認為應放棄制訂GDP指標,既然今後GDP重質不重量,那麼只要GDP有質,就不必計較其量。即是說,只要是一個有質量的經濟增長,何須管它是高速或次高速,能達高速不是更好嗎,為甚麼非得強壓到只求次高速?

這意見當然有道理,但在內地的經濟現實中,當前在結構未理順、軟實力並不具備下,何來有質量的經濟增長?從兩者互為因果可看到指標與實力的微妙關連,沒有發展經濟的軟實力,就難求經濟增長的硬指標;同時,沒有經濟增長一定的硬指標,也無法得到適合的境遇,打造發展經濟的軟實力。今年下半年借助投資催谷,內地經濟扭轉下行回升,有了推動改革的境遇。

然而,在中央經濟決策選項中,目前改革(即培育軟實力)是首位的,穩經濟維持增長硬指標,是換取改革所需時間的必要選擇,風險是改革久拖無成效,而經濟增長又停滯不前。當中關鍵是一套經濟方略,須中央與地方上行下效,若如以往般地方只曉GDP硬指標迷心竅,不懂借力成就改革,則中央決策的亮點,就難以發光。

歷史經驗顯示,中國的改革總是一波三折,有的更半途而廢。今天要展開一場脫胎換骨式的改革,其難度已經更大,因為矛盾積聚太深,利益格局強橫,要衝破這重重阻障並不容易。當前的政策方針訂為「穩中求進」,這經常是取態保守的代替詞,改革的決心存疑。穩中求進另一個描述是摸着石頭過河,但是改革「進入深水區」後,石頭摸不着了,官員們還識過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