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版本的投資移民計劃,一晃十年過去,錄得申請成功近三萬宗,總投資金額一千五百億元。市場風聲指政府會檢討投資移民,或提高門檻,而致出現趕搭尾班車熱潮,引發券商爭奪生意。十年時光,香港已市場全非,投資移民計劃因樓市慘淡、經濟低迷而生,現今已是樓價高企、股市攀高的市場景象,加上港元與人民幣強弱逆勢,檢討投資移民,甚至提高門檻,盡在情理之中。

如果檢討只限於提高門檻,而不觸及計劃利弊的剖析,未必能發揮投資移民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以及存廢的必要性。實際上,港版投資移民計劃先天就有缺陷,到今天如何抑弊揚利顯得特別重要。香港推出投資移民,目的是讓那些把資金帶來香港,但不在香港參與經營業務的人士來香港定居。其實就是「講金不講心」的計劃,只要錢留香港、人有無歸屬感不重要。

當然,計劃推出的○三年,金錢的投資對當時的香港很緊要,複製澳門的投資移民計劃,是要逃出沙士肆虐及科網低迷對經濟的重創。毫無疑問,投資移民計劃其後是發揮了效用的,主要在於有利穩住資產價格,有利養護市場信心。因為投資移民計算的資產,包括證券、樓房及存款證這三大類,相比辦實業能更快見效。

後來隨着經濟得到改善,計劃原本的設計缺陷暴露出來。在正常情況下,香港本就是資金充盈的市場,只要信心回來並不缺錢,幾年後股市、樓市熱起來。港府在一○年十月時,修訂了投資門檻,由六百五十萬增至一千萬,並剔除房地產作投資選項。剔除房地產項目,顯示了投資移民計劃的負面作用已不堪容忍,但實際上將這類資金引入金融資產的需要亦日趨降低。

社會日漸關注投資移民計劃對香港經濟貢獻大降,反而引發計劃推高樓價(雖然剔除了投資房地產,但人口移入總會產生居住需求),推高通脹的擔憂。這種社會認知,逐步成為兩地民間矛盾摩擦的基礎,雖然提高門檻會形成實質的篩選,「揀」最有錢那部分人來港,但顯然無改上述關乎高樓價、高通脹的擔憂,以及無助提升計劃對香港經濟的貢獻度。

依據現時本港的現實需要,投資移民計劃應改「不在香港參與經營業務」的初衷,既然有商業移民的政策設計,宜實現投資移民向商業移民轉身。以長遠的眼光,促成移入資金流向創辦實業,令資金流向更多元化,並通過對實體經濟的投資,有利於增進就業,切實造福於經濟。並且讓資本移民人士培養歸屬感,不僅僅是徒有「永久居民」身份,只分享社會福利,不承擔責任與義務。

投資移民計劃走過十年歲月,理所當然需與時並進。如果再次檢討,希望不是一次僅限於提高門檻、浮淺的檢討,而是對其定位及功能作深入的再認識。值得留意的是,先於香港推出投資移民的澳門早已叫停有關計劃,至今無意重提。事實上,目前專注引入資金移民,更多已轉向專注引入人才,以切合競爭的需要。香港既已有相關的專才計劃,宜作為吸收移民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