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建築風光不再,新地標取而代之,不少舊人舊事也被帶走。如五十年代建立、昔日位於灣仔星街1號的聖堂煉靈堂亦湮沒於市區重建洪流中,成為現在的樓盤滙星壹號,見證灣仔舊區變遷。

滙星壹號全數一百七十伙,主打一房及兩房單位。

日街屬內街,沿路有各式特色商舖。

聖佛蘭士街的名字充滿西方宗教色彩。

星街有不少舊式建築,別有一番風貌。

提起灣仔,即時想到車水馬龍、高廈林立的景象。其實穿過莊士敦道的電車路,一直朝皇后大道東旁邊的內街行,再轉入聖佛蘭士街,會看到縱橫交錯的橫街窄巷,包括進教圍及日、月、星街。亦因為沿路總有各式各樣的特色商舖引人駐足,感覺另有一番風貌。

街名體現中西薈萃

這一帶的街名由來已久,而街名背後的典故同樣體現了香港的中西文化薈萃。其中聖佛蘭士街及進教圍,光是名字,已充滿西方的宗教色彩。

聖佛蘭士街的英譯為St. Francis Street,源自一八四五年在此落成的聖方濟小堂,英文名為St. Francis Xavier's Chapel;內街進教圍的英譯St. Francis Yard亦因而得名。

而這兩條街恰恰與附近取自於《三字經》:「三光者,日月星。」的日街、月街、星街形成強烈的中西文化對比。可幸這些舊區的街名仍得以保存下來,沒有如喜帖街一樣因發展,而被改名為喜歡里。

灣仔聖方濟小堂已拆卸,其與星街1號的滙星壹號亦大有淵源。滙星壹號的地下層設有一間名為天主教聖母聖衣堂的聖堂,前身為煉靈堂,於五十年代接管位於附近街道聖佛蘭士街的聖方濟小堂,到九十年代教區與發展商達成協議,在大廈地下層部分位置闢為今天的天主教聖母聖衣堂。

滙星壹號入伙約十二年,屬單幢設計僅提供170伙,主攻一房及兩房間隔的細單位,建築/實用面積410/295至711/511方呎,略嫌失色的是,單位實用率只約72%。屋苑的賣點是地理優越,因位處灣仔的邊緣位置,徒步往金鐘太古廣場3期亦不消五分鐘,故亦受到附近上班的白領歡迎。

高層單位遠眺維港

灣仔區高廈林立,置身其中的滙星壹號景觀比較輸蝕。可幸物業背靠萬臺遊樂場及近山,令向北面的A、B、C室的中低層戶除外望開揚樓景外還兼望綠油油的景致。

至於物業前方高廈林立,向南面的D、E室要20樓才可享開揚的市景;另樓層高至37樓或以上更可遠眺維港景。由於D、E室高層與低層戶的景觀質素甚參差,兩者呎價至少相差約一成。

滙星壹號小檔案

地址:灣仔星街1號

物業座數:1座

單位數量:170個

落成年份:2001年

發展商:長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