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耶倫出掌聯儲局,替早前有關聯儲掌門人選的爭論畫上句號。耶倫絕不是簡單地由副主席升上主席的仕途升職,而是對立政治調和、不同利益融合的結果,她是挾着外界的讚譽,挾着市場對鴿派政策取態的期望,準備接手守護聯儲的;但同時耶倫是挾着罕見提名爭拗,挾着民主共和兩黨僵持的財政困局的大勢,準備出任聯儲掌門的。擺在耶倫面前的是坦途還是荊棘路?

耶倫簡直被認定是完美而可以託付的。且看歸屬於她的主要看點,包括,是大規模新刺激政策的鼓動者,一貫主張採有力行動應對失業;一向擔心過度通脹,致力維持低通脹率;頗具預見力,為現任聯儲官員預測經濟最準者;經歷金融危機後成嚴格監管的信徒,主張從嚴監管勝於亡羊補牢;崇尚提高透明度,具有極強溝通能力。正因為這些看點,強化了外界對耶倫決策、執行能力的認同。

耶倫能夠力壓前財長薩默斯備受推許,主要是她的鴿派政策立場。顯示目前全球市場的主流是擁抱超寬鬆的貨幣政策,是量寬成癮,對退市極具抗拒情緒。耶倫守護聯儲的主要任務,就離不開守護超寬鬆的貨幣政策,那麼對形勢眼光精準的她,日後真的就能審時度勢,在該退出超寬鬆政策時,就能部署退出嗎?一旦提出退市,能保證其市場支持度、信任度不下滑嗎?

中國有俗語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可能耶倫對形勢的精準眼光,源於擁有深厚的學養和功力,但她能保證今後可以幸運地每次都能準確預測嗎?一旦有甚麼錯失,支持者可以諒解她,但反對者能放過她嗎?畢竟耶倫是挾着激烈爭拗上場的,也是挾着極高期望上場的,發生在她身上的,哪怕是偶然或細小的決策錯失,也很容易挫傷市場情緒,並轉而傷及自己。只因為期望大,失望亦大。

耶倫並非是奧巴馬心儀的首選聯儲掌門,這是眾所周知的事,這個嫌隙會否影響兩者今後「合拍」?近幾年打救經濟的演變,聯儲的獨立性已蕩然無存。儘管美國尚未像日本,只要央行行長不聽話,就換上聽話的人做行長,但骨子裏聯儲的決策,總要與政治需要合拍,始終美國在大勢上危機未過去,白宮行政權力仍然坐大,耶倫尚無從帶領聯儲「獨立」地決策。

值得提出的是,美國還有聯儲局主席詛咒一說,耶倫前幾任主席,沃爾克上任碰上伊朗伊斯蘭革命及滯脹,格林斯潘碰上八七股災,伯南克碰上金融海嘯。跟着的猜測是,耶倫上任會碰上甚麼?如果說她會幸運地延續超寬鬆政策,幸運地順利退市,那麼眼前這個金融危機就不是甚麼百年一遇了。既是百年一遇的事件,就意味許多未知的起因、未知的發展、未知的後果。

耶倫接掌聯儲,預料有很高支持率,會順利通過提名,但此後她踏上的就是一條荊棘路,要謹慎小心地闢路前行,不容犯上錯失。每一任聯儲主席任內少不了被諸多點評,即使任內未見劣評,卸任後被翻舊帳的例子也不少,耶倫恐難例外。市場寄望耶倫守護聯儲,誰能守護耶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