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宣布對三個迫切影響民生的領域,包括醫療保健、住屋和教育作戰略調整。在資助基層置業方面,目標是要確保「每個有工作的新加坡家庭都有能力擁有房子」。

新加坡組屋類似香港的居屋。

有人拿港星兩地作比較,認為香港在多方面都自愧不如。但其實兩地政治環境不同,所面對問題的性質和規模亦截然不同,根本不可以直接作比較。

半數港人仍未置業

新加坡政府承諾增加置業補助,讓月入低至1,000坡元(約6,000港元)的家庭能置業安居,強調確保每個有工作的家庭,都有能力擁有房子。其實新加坡逾八成家庭都住在組屋(類似本港居屋),連同住在自置私樓的家庭,剩下只得約5%家庭人口(主要是基層)仍未置業。反觀香港,目前已置業家庭只得一半左右,即半數港人至今還未上樓。比較起星港兩地的未置業人口,數目上有天淵之別。

新加坡多年來在推行組屋等房屋計劃已建立基礎,其新政策值得借鑑,只要你有工做,而家庭入息超過1,000坡元,政府便幫你上車,該國發展部年初透露,目標是國民用四年薪金便可以買入組屋。新政策提出以補助令月入1,000坡元的家庭有能力買一房一廳式組屋。

另外,為幫助樓換樓,細屋換大屋家庭,新加坡會提供改購較大單位津貼,另加高達2萬坡元的特別公積金購屋津貼。同時又把家庭入息上限調高,令更多中產首置戶受惠。這些新措施的精神,很值得香港當局深入研究,看看哪些可以引入到本地政策中。

地荒困擾香港發展

新加坡的新樓供應由政府主導,超過80%人口住在類似本地居屋的組屋,當地政府在土地開發及填海等工程都較易進行,香港在這方面就沒有同樣優勢。

目前本地面對的最大難題是「地荒」,開發土地的計劃如新界東北及維港外填海,都面對不同反對聲音。港人應該檢討,支持政府開發土地計劃,始能有大量建房的機會。

香港一向實行「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財政政策,假如好像新加坡新政,為基層提供全面置業津貼,但錢從何來?香港要效法新加坡資助市民上樓,納稅人就需要因此多交稅款,政府加稅是否受市民歡迎?不要忘記香港未置業人口比新加坡多很多,即是假如實施類似置業津貼,要全民上車的話,可能要大幅加稅,稅基稅種亦要作出重大調整。